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CT导向下和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TPS)设计后布源125I粒子的2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及随访疗效的结果。结果术后2、4、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4%、82.8%、86.2%,1年局部控制率为73.9%,1年生存率为79.3%。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精确定位,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周边组织损伤少,局部疗效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3.
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讨血尿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160例,以血尿酸正常参考值440μmmol/L为分界点分为血尿酸升高组(74例)和血尿酸正常组(86例)。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纤维蛋白原(Fbg)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胆固醇(HDL)。心绞痛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及疾病发作时的心电图。结果尿酸升高组心绞痛的发生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尿酸升高组的TG、LDL、CRP、Fbg水平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而HDL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UA与TG、LDL、CRP、TNF-α、Fbg、Scr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血尿酸升高加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并诱发炎症因子的产生,与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其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膜透析患者119例,分别于0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采集试验相关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及其发病危险因素以及代谢综合征对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而增加,年龄、糖暴露均为腹膜透析过程中新发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残余肾功能下降的数值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均呈正相关,与三酰甘油、胆固醇、体重指数和空腹血糖的r值和P值分别为0.536、P<0.05;0.413、P<0.05;0.351、P<0.05和0.253、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而增加,年龄、糖暴露均为腹膜透析过程中新发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残余肾功能为新发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代谢综合征与残余肾功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或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后新发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升高对PD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PD后新发FPG升高的比例及其预测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开始PD治疗的成年患者的基线特征和实验室数据。根据PD开始时是否合并DM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DM组;B组:非DM组。再根据PD开始后是否发生新发FPG升高(至少2次复查结果FPG≥7.0 mmol/L),将B组分为两个亚组:Bc组,高FPG组;Bd组,非高FPG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组及各亚组间的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死亡及新发FPG升高的潜在预测因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74例患者,DM组129例(27.2%),非DM组345例(72.8%)。与非DM组相比,DM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显著更低(log-rank=25.756,P<0.001),但两组间的技术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多模态磁共振(MRI)参数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8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多模态MRI,随后接受病理检查确定疾病良恶性,分析多模态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上价值;前列腺癌患者依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级,分析多模态MRI参数与病理分级之间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边界清晰比例显著低于前列腺良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达峰时间(Tmax)低于前列腺良性病变,最快强化率(R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高于前列腺良性病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多模态MRI参数边界、ADC值、Rmax、Tmax、SImax用于前列腺癌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788、0.782、0.811、0.602,各指标联合AUC为0.958;随着患者病理分级上升,前列腺癌患者ADC、Tmax逐渐减小,而Rmax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血尿酸对高血压的影响机制以及控制尿酸水平是否可以成为防治高血压的新途径。方法:选择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要求至少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每周透析2~3次,均用碳酸氢钠透析液透析,以血尿酸正常参考值440μmol/L为分界点分为血尿酸升高组52例和血尿酸正常组63例。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血尿酸(UA)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压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按照第7版《诊断学》教材操作规程进行,23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给与别嘌呤醇100mg1日1次口服,4周后观察血压和血尿酸。结果:在尿酸升高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4.23%,在尿酸正常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9.05%,两组间比较χ2值为1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高血压合并血尿酸患者,血压和血尿酸显著降低(P〈0.05);在尿酸升高组的CRP、TNF-α、FI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UA与CRP、TNF-α、FIB、Sc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0.372、0.432、0.302(P〈0.05)。结论:血尿酸与透析患者的高血压互为因果,并且诱发炎症因子的产生,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防治高血压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间接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观察该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9例COPD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在治疗初始阶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采用SF-36生存质量表分别于0、6、12个月测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结果:在两组间比较,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尤其在GH、SF、RE和MH4个维度得到明显的改善,12个月SF、情感职能RE改善更明显,观察组在12个月时复职率为59.0%明显高于对照组44.2%(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为36.2%明显低于对照组42.3%(P<0.05).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复职率,减少再住院率,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尿酸(U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探讨血尿酸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制,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改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