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α-L-岩藻糖昔酶(AFU)活性水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与肝硬化、肝炎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评价其在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4例HCC、18例肝硬化、36例肝炎和3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清AFU活性水平。部分HCC患者曾经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结果对照组平均血清AFU活性水平为150.39±35.34nKat/L,HCC组280.11±148.15nKat/L,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其他肿瘤组分别为248.89±68.82、196.67±79.61、168.93±49.89nKat/L。HCC组与对照组及肝炎组、其他肿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但与肝硬化组有部分重叠。结论AFU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诊断HCC与AFP及超声等联合参照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胚胎干细胞移植对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移植对照组、移植1次组、移植2次组、移植3次组和移植4次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经小鼠气管将博来霉素注射至肺部,制作肺损伤模型,然后分别将S8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上皮祖细胞经4个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入其体内1~4次,空白对照组和不移植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28 d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肺组织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γ干扰素含量;并用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中上皮祖细胞定植情况.结果 (1)各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无死亡,不移植对照组60%,移植1次组50%、移植2次组40%、移植3次组40%和移植4次组20%.(2)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肺组织匀浆中TGF-β_1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不移植对照组、移植1次组、移植2次组、移植3次组、移植4次组和空白对照组;肺组织匀浆中IFN-γ含量则相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不移植对照组、移植1次组、移植2次组、移植3次组、移植4次组和空白对照组;除不移植对照组和移植1次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移植上皮祖细胞次数增加,其在肺内定植的时间也相应延长,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移植经S8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上皮祖细胞可减轻博来霉素致小鼠的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皮祖细胞对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
成人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属于相对罕见的类型,国内报道仅有7例,且均为个案报道[1-7],存活的3例均无治疗和随访资料.上海市肺科医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31日共收治3例DIP患者,均经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活检证实,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长期随访,2例治愈,1例明显好转,仍在密切随访中.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有关,在机体的肿瘤免疫中细胞免疫占主要位置,尤其是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检测了91例包括胃癌、食管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及其他肿瘤病人和22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探讨肿瘤病人的免疫状态及化疗对其所产生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正常对照组:22例,皆为本院体检人员,年龄26~55岁。肿瘤组:共91例,皆为1990年以来在本院住院的病人,经病理活俭或细胞学检查后确诊。其中:胃癌15例(均为腺癌术后),肺癌25例(包括小细胞肺癌、肺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源性细胞(BMDC)对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骨髓重建后小鼠分为重建动员组(博来霉素+G-CSF)和重建对照组(博来霉素+生理盐水),每组30只;75只健康小鼠分为未重建动员组30只(博来霉素+G-CSF)、未重建对照组30只(博来霉素+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15只(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实验第3、第7和第14天处死1/3小鼠取材.通过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肺通透指数和羟脯氨酸含量评价疗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γ-干扰素、基质金属蛋白酶_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肺组织内BMDC表达.将20只健康小鼠分为观察动员组(博来霉素+G-CSF)和观察对照组(博来霉素+生理盐水),每组10只,不设终点,观察小鼠存活时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μ检验(两组间)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组间);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实验第7天,重建动员组肺泡炎程度的平均秩次为15.3,肺间质纤维化程度的阳性面积(×10~3)为46士8,肺羟脯氨酸含量为(O.44±0.09)μg/mg,TGF-β_1、γ-干扰素和MMP-9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10~3)分别为111±23、250±72和59±19,均明显低于重建埘照组[28.0、(73±10)×10~3、(0.52±0.07)μg/mg、(161 ±35)×10~3、(299±31)×10~3和(314±77)×10~3];未重建动员组肺泡炎程度的平均秩次为22.7,肺间质纤维化程度的阳性面积(×10~3)为27±15,肺羟脯氨酸含量为(0.41±0.05)μg/mg,肺通透指数为(43.8 ±9.9)×10~(-3),TGF-β_1、γ-干扰素和MMP-9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10~3)分别为132±55、178±23和101±54,均明显低于未重建对照组[33.9、(56±13)×10~3、(0.49±0.08)μg/mg、(53.6±8.7)×10~(-3)、(320±98)×10~3、(409±61)×10~3和(288±75)×10~3].重建动员组在第7大肺内BMDC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比例(0.65±0.13)明显高于重建对照组(0.46±0.11).结论 G-CSF动员BMDC对博来霉素所敛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验方法尚不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但死亡者以老年人为主。国内SARS部分死亡病例的分析发现,70%~100%伴有肺外器官改变,70.9%伴发其他基础疾病,30%为65岁以上老年人。我院自2003年4月22日至2003年6月6日共收治SARS确诊病人104例,其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3.8%,为加深对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的认识,现就此4例死亡病例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腹腔内分别注射三氧化二砷(治疗组)、地塞米松(激素组)、生理盐水(模型组)进行干预。各组动物再按造模后开始干预的时间不同分为14d和28d开始干预2个亚组,每个亚组再按观察时间不同分为14d、28d和56d3个观察组。观察大鼠中位生存时间、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HE染色)、肺组织胶原定量分析(Masson染色)等指标来评价药物干预效果,并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肺组织凋亡指数。同时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生存时间观察:造模后14d开始干预的模型组、治疗组和激素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d、57d和19d(P0.01);而造模后28d开始干预的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0d、58d和34d(P0.05)。(2)肺纤维化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各治疗组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轻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胶原面积均小于模型组。(3)肺组织凋亡指数的比较:与模型组相比,14d开始干预并观察14d、28d组和28d开始干预并观察14d组的治疗组大鼠凋亡指数明显升高。(4)14d开始干预的各组的细胞因子比较: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均低于相应模型组。治疗组中观察28d和56d小组的肺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模型组。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光密度与模型组区别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三氧化二砷能够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短期小剂量甲泼尼龙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静脉组、口服组、静滴联合组与口服联合组,各44例。四组患儿入院后予对症治疗,静滴组静脉滴注克拉霉素15 mg/(kg·d),7 d为1个疗程。口服组口服克拉霉素颗粒15 mg/(kg·d),7 d为1个疗程。静滴联合组在静脉滴注克拉霉素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mg/(kg·d),连用3 d。口服联合组在口服克拉霉素颗粒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片1 mg/kg,1次/d,连用3 d。比较4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静滴联合组与口服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均达95.45%,高于静滴组的79.55%与口服组的77.27%(P<0.05)。静滴联合组与口服联合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静滴组与口服组(P<0.05)。口服组与联合口服组依从性均为95.45%,高于静滴组的81.82%与静滴联合组的77.27%(P<0.05)。4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肺炎可提高疗效,有利于症状与体征更快消退,住院时间缩短,同时患儿采取口服用药的依从性更高,口服克拉霉素联合口服短期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脑心疏方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FIB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按照急性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方案给予基本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脑心疏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及血黏度。结论:脑心疏方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改善中医症候,改善血液流变学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0.
病例1,男,63岁,已婚.患者因“发热、头痛、意识障碍20 d”于2011年8月1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住院,经腰穿等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拜复乐、激素”等治疗,患者体温下降,复查腰穿较前好转,但肝功能ALT、AST增高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专科检查:嗜睡、面具脸,表情淡漠.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腱反射亢进.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检查不配合,巴氏征阴性,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脑电图广泛重度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