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酶标法测定58例脑梗塞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并同时测定了其他脂代谢指标,对其中26例脑梗塞患者还测定了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指标。结果表明脑梗塞组存在显著的脂代谢和纤溶功能紊乱。LP(a)含量增高,与所测脂代谢、纤溶指标无显著相关,是脑梗塞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 (TCD)探测深度与儿童头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CD对 5 88名健康儿童进行检测 ,同时测量头围 ,并观察两者间相关性。结果 各血管TCD探测深度均值与不同年龄组有显著差异 (P<0 .0 1) ,随头围增加而变。结论 各血管TCD探测深度均值与各年龄组儿童头围均值比较具有相关性和规律性 ,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电刺激胫后神经,于腰椎、胸椎、颈椎和头皮置记录电极,依次记录CE,N24,N28和P40电位峰潜伏期。共检测15例对照组和29例经磁共振(MRI)证实的腰骶神经根或脊髓病变患者。结果:(1)CE,N24,N28和P40电位均异常,见于腰骶神经根病变。(2)CE正常,N24,N28和P40异常,或N24异常,余电位均正常,见于腰骶髓病变。(3)CE,N24正常,N28和P40异常,见于胸髓病变。(4)CE,N24,N28正常,P40异常,见于第6颈椎以上病变。结论:胫后神经SEP临床上具有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节段性神经根刺激H反射(NRSH)在腰骶神经根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高压短脉电刺激直接激腰骶神经根,在比目鱼肌及半腱肌记录H反射,共检测正常人60例S1及L5神经根病患者各30例,结果:(1)NRSH诊断腰骶神经根病的阳性率,比目鱼肌NRSH在S1神经根病为100%,半腱肌NRSH在L5神经根病为96.7%;(2)NRSH各指标中,据H-M间期两侧差,比目鱼肌NRSH在S1神经根病诊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214044无锡解放军第101医院江卫,吴萍嘉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内皮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3.35内皮素(ET)具有强烈而持久地收缩血管的作用,为探讨内源性E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  相似文献   
6.
探索理想的诊断腰骶神经根病的神经电生理技术。采用高压短脉冲电刺激技术直接刺激神经根,在比目鱼肌及半腱肌记录H反射,共检测正常人30例,S1及L5神经根病20例。(1)测定了比目鱼肌及半腱肌神经根刺激H反射正常值。(2)半腱肌和经目鱼肌NRSH在正常人可100%记录到。93)L5S1椎间隙及S1神经孔刺激,比目鱼肌及 半腱肌NRSH各参数相差均不显著。(4)单纯S1神经根病仅比目鱼肌NRSH异常,而  相似文献   
7.
人体的正常意识有赖于脑干网状结构中上升性网状激活系统(简称ARAS)的功能正常。因此,凡脑干网状结构受损,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为探讨此一问题,本文分析我院1956年11月至1981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脊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疾病与意识障碍的关系。临床资料一、本组诊断标准:1.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障碍的症状和体征;2.符合脑血管病的病程特点和转归;3.椎动脉造影8例,病理证实7例。120例中有意识障碍者共33例(27.5%),内18例死亡。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20~94岁,其中20~40岁4例,41~50岁5例,51~60岁10例,61~70岁11例。  相似文献   
8.
分析1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脑电图。颅盖部脑膜瘤脑电图特征是在正常背景活动基础上,出现局灶散在δ波或伴有痫灶(37.9%),其局灶异常随肿瘤缓慢生长而有一个经“正常”、轻微到明显的过程。定位率85.2%。颅底部与脑室内脑膜瘤脑电图亦在正常背景活动基础上,除嗅沟、蝶骨脊及侧脑室部的局灶散在δ波可反映至相应的脑叶外,余均符合中线深部肿瘤的特点,但少数(10.7%)累及中线结构表现为弥漫性异常.大多数(89.3%)为“正常”。定位率仅36.9%。因其特征与恶性胶质瘤脑电图(多在弥漫性异常背景活动基础上,局灶性多形性δ波突出)宛然有别,故对其良性肿瘤性质的判断也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析102例垂体腺瘤的术前脑电图,结果发现;未见异常45例(44.1%),轻度异常24例(23.5%)弥漫性异常24例(23 5%)。阵发性异常7例(6.9%),局灶性异常2例(2.0%)。有12例并出现额部间隙节律性δ活动。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在肿瘤直径大小不同的两组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故本病符合大脑中线深部肿瘤的脑电图特征,一般不出现局灶性异常,且与病理类型无关。异常率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可能对脑电活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自动递增刺激记录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运动单位估数 (motorunitnumberestimation ,MUNE)正常值并研究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和该技术的重复性。方法 :用自动递增刺激记录技术估测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运动单位数 ,检测无神经肌肉病变的正常人 6 0名 ,年龄 2 0~ 88岁 ,平均 5 0 33± 2 0 81岁。结果 :①正常人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MUNE为 30 0± 83个 ,三个年龄组的MUNE分别为 35 3± 6 3个 (2 0~ 39岁 )、32 2± 5 4个 (4 0~ 5 9岁 )、2 16± 5 9个 (6 0~ 88岁 ) ;②正常人大鱼际肌MUNE与年龄呈负相关 ,与性别无关 ,6 0岁以上组大鱼际肌MUNE比 6 0岁以下各组明显减少 (P <0 0 0 1) ;③大鱼际肌MUNE重复性实验两次检查值相差不显著 (P =0 3)。结论 :自动递增刺激记录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MUNE为 30 0± 83个 ,随年龄的增大持续性下降 ,特别在 6 0岁后运动单位数下降明显 ,运动单位估数应考虑年龄因素。大鱼际肌MUNE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