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多层螺旋CT(MSCT)使扫描速度,薄层,覆盖范围达到了很好的统一,是胰腺癌最佳的单项检查手段。本文介绍了MSCT运用于胰腺的技术优势以及具体检查方法,重点叙述其在胰腺癌的诊断,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实验性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等渗盐水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前与注射后6h行CT灌注成像,使用GEPerfusion 2软件测量肾皮质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RBF)、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常规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其灵敏性。结果:注药前后RBF为(867.75±149.89)ml.min-1.100g-1VS(557.05±222.83)ml.min-1.100g-1,RBV为(74.69±12.84)ml.100g-1VS(41.72±18.93)ml.100g-1,MTT为(4.70±1.27)s VS(4.92±1.04)s,PS为(26.24±5.20)ml.100g-1VS(54.73±10.77)ml.min.100g-1。前后对比,肾皮质RBF、RBV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S值显著增高(P=0.01),MTT较注药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注药前后6h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显示出实验性兔ARF前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检查灵敏,对ARF前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局部血流动力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破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低切应力促进斑块形成,高切应力诱发斑块破裂等。基于DSA、CTA及MRI获得的三维影像数据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MR相位对比法可获得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各参数指标。综合斑块的形态、成分特征及斑块周围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可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6.
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USPIOs)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对比剂,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即血中停留时间较长和被组织中巨噬细胞进一步地吞噬摄取。前者因能在数小时内使血管一直保持较高的信号强度而成为一种理想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比剂;后者特性使巨噬细胞显像成为可能。由于诸多疾病的病理改变中均富含巨噬细胞(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吞噬性小胶质细胞),研究者们应用USPIOs作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特异性的MRI对比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中风、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脑肿瘤等病变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笔者就USPIO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目前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成像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儿童风湿病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多系统疾病,肺是其侵犯的重要靶器官之一.高分辨率CT(HRCT)因其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在儿童风湿病相关肺病中应用日趋广泛.该文综述了HRCT在儿童风湿病相关肺病的应用,包括其检查方法、正常及基本病变的HRCT表现,并着重介绍了儿童常见的风湿病肺部累及的HRCT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早期的CT灌注情况及其与核素扫描结果的关系。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10ml/kg,建立急性肾小管坏死性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6h行CT灌注扫描和核素扫描。运用GE公司Perfusion2软件,测量右肾皮质的CT灌注血流量(BF),并与核素显像ERPF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注药前后结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注药前后CT灌注扫描与核素扫描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急性肾小管坏死性ARF时,CT灌注成像能较准确地评价早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MR测定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入组发生单侧肢体症状(颈内动脉供血区)的ACI患者103例,均在发病后1周内行颈动脉磁共振黑血成像(MR-BBI)及头颅常规MRI,测得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参数(管腔狭窄率、斑块负荷和成分)和相应供血区ACI病灶分布及大小,借此分析症状侧颈动脉斑块特征与ACI发生、大小的关联程度.结果 研究发现,症状侧颈动脉管壁体积标准化指数(PWV)及富脂质核(LRNC)含量是同侧供血区ACI病灶发生及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管腔狭窄和临床因素前后,P<0.05).结论 ACI发生及大小与同侧供血颈动脉的斑块易损特征(高斑块负荷和大LRNC)相关联.MR-BBI能细致化评估斑块易损特征,有利于临床分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