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1980年Van Zwieten等首先报道在患肺炎的大鼠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间发现和纤毛平行排列的丝状杆菌,在1985年由Ganaway等确认。根据本菌的生长位置命名为CAR菌(cilia-associated respiratory bacillus)。在以后的研究中证明本菌可引起大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对实验感染旋毛虫大鼠和旋毛虫病人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表明,20只大鼠感染后第16天全部出现阳性反应。9例旋毛虫病患者为阳性。本试验用于囊虫病、华枝睾吸虫病和健康人及正常大鼠均为阴性。检查本地区31只狗,阳性符合率为66.7%。  相似文献   
4.
啮齿类实验动物限于大鼠、小鼠和地鼠三种。据载〔1〕在我国开放条件下饲养的鼠群中,其蛲虫感染率高达80%,虫种分隶2属(无刺属Aspiculuris及管状属Syphacia)4种(四翼无刺线虫A.tetraptera、隐藏管状线虫S.Obvelata、鼠管状线虫S.muris及地鼠管状线虫S.mesocriceti)。其中除管状线虫具宿主特异性外,四翼无刺线虫三种鼠均可感染,故蛲虫检查时要考虑到虫种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另由于两属蛲虫产卵部位不同,施用方法亦异.  相似文献   
5.
6.
7.
<正> 在吉林省的鸟类和哺乳类体内获得后睾科(Opisthorchiidae)吸虫4属8种,斜睾科(Plagiorchiidae)吸虫1属2种。名录如下: 1.鸭对体吸虫Amphjmerus anatis 2.黑水鸡对体吸虫Amphimerus gallinulae 3.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4.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 5.台湾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 6.黄体次睾吸虫Metorchis kanthosomus  相似文献   
8.
<正> 螨类作为体外寄生虫,按卫生部转发《实验小鼠微生物等级标准》规定,是普通小鼠应排除的病原体之一。现将我室有的几个品系小鼠体表螨的寄生情况调查简报如下。 调查方法是采用透明胶纸法,在检查蛲虫卵的同时记录螨的检出结果。凡查见有卵、幼虫、若虫或成  相似文献   
9.
检测4种鼠蛲虫:四翼无刺线虫(Asplculuris tetraptera)、隐藏竹状线虫(Syphacia obvelata)、鼠管状线虫(Syphacia muris)及地鼠管状线虫(Syphacia mesocriceti)。后3种分别寄生于小鼠、大鼠及地鼠外,前一种在3种鼠中均可查见。4种蛲虫肠道内均不同程度的查见有鼠三毛滴虫(Tritrichomonas muris(T.m)寄生,其中以Aspicultr is tetratera的T.m感染串高达93.0%,且感染度亦最重。  相似文献   
10.
黑蔓驱小鼠蛲虫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蔓,又称东北雷公藤,生长在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等地,是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中的一种。雷公藤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显著疗效已得到国内外医药界确认。黑蔓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与雷公藤十分相似。在雷公藤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