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就如何正确评定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提出个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90例无责任能力精神病违法者鉴定后处理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无责任能力案例的特点及鉴定后处理情况。方法采用邮寄调查问卷、电话问讯办案人员的方式对90例无刑事责任能力案例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结果无责任能力案例占鉴定总数的12.1%。在处置精神病违法者中公安机关占97.8%,被鉴定者受精神病性症状影响作案,以病理性动机为主,鉴定后只有68.9%接受强制治疗。结论公安机关是处理精神病违法者的主要机构,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犯罪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和社会监护,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盗窃行为特征与责任能力评定中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盗窃案件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调查表"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份本院司法鉴定的盗窃案件资料72例进行调查.结果 72例盗窃案中,无精神病盗窃13例(18.16%),均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各种精神障碍盗窃59例(81.94%),其中责任能力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31例(52.54%)、部分责任能力17例(28.81%)、无责任能力11例(18.65%).作案行为特征中以作案时间、地点、对象、工具、动机、计划性、罪错认识、行为隐蔽性、潜逃、自我保护与责任能力评定结果呈明显相关(r分别=0.54、-0.54、-0.53、0.51、-0.57、0.56、0.60、0.67、0.50、0.69,P均<0.05).结论 对盗窃案件行为特征的分析,评判当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损害程度,可作为法学要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评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