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芪月降脂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用甲醇提取、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处理供试品后 ,以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结果 ]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4 18% ,RSD为 3 2 5% .[结论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较为简便、经济且重现性较好 ,可用于制剂中黄芪甲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在高氯酸存在下 ,以比色法测定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 .[方法 ]取样品氯仿 甲醇溶液 2 0 μL点样 ,经制备型薄层层析展开 ,刮取儿茶素斑点谱带 ,用乙醇洗脱 ,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高氯酸显色剂 ,离心 ,取上清液 ,以显色剂为空白 ,于 55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结果 ]在 6 92~ 41 52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1) ,儿茶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97 51% ,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平均含量为 43 2mg/g ,RSD为 1 19% (n =5) .[结论 ]比色法简便 ,快速 ,无干扰 ,重现性好 ,可用于原料药及制剂中儿茶素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珍珠梅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长白山珍珠梅茎、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和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珍珠梅中分离3种化合物,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为:芦丁(Ⅰ),槲皮素(Ⅱ),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Ⅲ)。结论化合物Ⅰ、Ⅱ是首次从珍珠梅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水飞蓟宾胶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确诊为药物性肝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给与飞蓟宾胶囊105mg 一次,每日三次,同时给与硫普罗宁200mg日一次静点;对照组仅给与硫普罗宁200mg日一次静点.其余的营养保肝支持治疗两组无差异.20天后治疗结束,分别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B超检查结果,并进行χ2和t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两组在人数、性别、肝功能等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和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B超检查结果 和两组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临床上有实际意义.结论 水飞蓟宾胶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优于硫普罗宁单药治疗,两药联用稳定性好,耐受性佳,不良反应少,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显著,症状缓解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双氯芬酸钠透皮贴剂体外扩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几种不同结构的双氯芬酸钠贴剂的透皮释药速率,比较出较优方案。方法:将双氯芬酸钠贴剂在离体小鼠皮上,通过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贴剂之中双氯芬酸钠经皮扩散速率。结果:双氯芬酸钠贴剂采用卡波普耳做药库、EVA做控释膜较佳。双氯芬酸钠经控释膜透皮扩散有4~6h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HPLC法测定了淫羊藿胶囊中淫羊藿甙的含量 ,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色谱柱2 0RBAXODS 4 6mm× 2 50mm ,流动相 :四氢呋喃∶水∶冰醋酸 =2 0∶75∶5,检测波长 2 70nm。结果 :淫羊藿甙在 1 0 0~ 80 0 μg·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6)回收率为 96 3 3 %。结论 :该法简单、灵敏、可靠、重现性好。考察结果表明 ,该制剂对高温、光照敏感 ,因此保存淫羊藿制剂应在低温、避光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780例眩晕或头晕患者TCD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780例眩晕或头晕患者通过TCD检测进一步了解病因.方法 采用TCD检测仪,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颈内动脉终末段(ICA1)、后动脉(PCA)、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及基底动脉(BA),并记录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声频、搏动指数等指标.并分为40岁以下、40~59岁、59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分别观察TCD异常表现发生率.结果 (1)780例眩晕或头晕患者中TCD正常者155例(占19.9%),异常者625例(占80.1%).TCD异常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减低者297例(占38.1%),血管狭窄或闭塞者(包括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227例(占29.1%),锁骨下动脉盗血10例(占1.3%),脑动脉硬化表现者85例(占10.9%);(2)血管狭窄或闭塞中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56.8%,单纯颈动脉系统26.9%,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16.3%;(3)40岁以下、40~59岁、59岁以上年龄段TCD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8.4%、80.6%、96.8%,其中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23.8%、46.6%.各年龄段间血管狭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眩晕或头晕患者中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2)眩晕或头晕患者中颈动脉系统也是容易受累部位;(3)眩晕或头晕患者中血管狭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因此血管狭窄为老年眩晕或头晕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值得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用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予舒血宁20mJ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1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卫生部最近公布2004年1月~3月中旬,我国共发生15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407人,死亡10人。其中亚硝酸盐引发中毒事件有5起,占总数的1/3;中毒224人,占总中毒人数55.5%;死亡4人,占总死亡人数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