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1.
本文对手术治疗的38例星形细胞瘤,从临床方面总结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在20~64岁之间,其中20~40岁17例、41-60岁16例、60岁以上5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均为钝器损伤头部。凹陷骨折部位,额部4例,顶部8例。本组有4例合并硬膜外血肿并对侧肢体轻瘫,术后均恢复。其余8例仅有头痛、头晕、恶心、偶有呕吐。凹陷骨折的深度:1cm的6例,1.5cm的4例,2cm的2例。本组4例行凹陷骨折撬起术,2例行凹陷之颅骨咬除术,6例行凹陷骨折处骨瓣开颅,修整凹陷骨折、骨瓣复位术,术后均恢复良好。 2 体会 颅骨骨折在颅脑损伤中比较常见。在小儿因颅骨较软,可产生无骨折线的乒乓球凹陷样骨折。在成人凹陷骨折常为粉碎性。凹陷骨折发生在额及顶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方法 应用Y 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在C T片定位确定钻孔部位,对24例小脑出血病人行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结果 24例小脑出血,痊愈4例,好转18例,死亡2例.结论 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CT引导脑立体定向仪脑内血肿排空术.方法采用日本驹井式脑立定仪向在CT引导下,对1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施行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结果11例术后经过良好,神经功能障碍均在术后早期得到恢复.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肯定,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急性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通过分析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22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tSAH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3~2006年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无合并伤),共224例,男170例,女54例,年龄1.8~78岁,平均42.5岁。伤后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急性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通过分析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22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tSAH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与血清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 46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230例随机选择对照病例之间的血清胆固醇浓度平均数对比.每1例肿瘤相应5例对照病例,对照病例从性别、年龄、血清胆固醇检查时间同肿瘤病例相对应。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生长同血清胆固醇相关。胆固醇与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女性比男性更显。结论 胆固醇浓度变化影响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细胞内孕激素调节变化增加了瘤变的危险性。脑内生合成的胆固醇对孕激素和它的活性混合物在脑中的高水平作用远超过血清中胆固醇。孕激素可提高星形细胞和脑膜细胞的致瘤转化,也可限制肿瘤的后期转化。摄入低脂肪饮食的人血清胆固醇浓度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也低。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4年至2006年治疗95例单纯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预后很差,病死率在50%~80%之间,其预后分析常根据格拉斯哥(GCS)评分进行判断,但因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尤其是使用镇静剂的患者,GCS评分不很准确。头颅CT扫描可较客观地反映颅脑损伤的程度,并可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本文回顾性地分析95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头颅CT扫描所示的血肿厚度、中线移位与生命预后的关系,以探讨头颅CT扫描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