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综述的目的是整体了解全球多国自杀率波动情况,分析自杀率趋势的性别特征,探讨自杀方式对自杀率变动趋势的影响,并推测我国自杀率变动的原因。近二十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自杀率下降,南非等国的自杀率变化趋势基本平稳,而英国、美国、巴西等少数国家的自杀率上升。自杀率的变化趋势存在性别差异,也受到自杀方式的构成和致死性变化的影响。我国自杀率下降主要在于女性自杀率下降和最常见的服农药自杀的减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心理援助热线成年与未成年自杀高危来电者的特征和影响即刻干预效果的因素,为制定不同年龄人群的热线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于2021年1月-6月接听的2 229例自杀高危来电者纳入研究,分为成年组(n=1 344)和未成年组(n=885)。接线员询问来电者并收集其一般资料、自杀意念、社会心理特征以及主诉问题等资料,比较成年组和未成年组以上资料的差异。在热线干预前后,评估来电者的痛苦程度、自杀意念强烈程度和希望程度,并比较成年组和未成年组的改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两组来电者三个干预效果指标并探讨其关联因素。结果 与成年组相比,未成年组报告家庭成员关系问题、学习问题、自杀未遂史和害怕被攻击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604、24.706、41.944、106.527,P均<0.01)。电话干预后,未成年组中希望程度改善的比例更高(42.74%vs. 30.97%,χ2=26.042,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成年组相比,未成年组中有严重抑郁情绪者痛...  相似文献   
4.
<正>自杀行为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抑郁症是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西方国家自杀行为者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比例(50%以上)[2]明显高于中国(35%~40%)[3-4]。中国自杀行为者中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比例较低的原因仍不清楚[5]。本研究基于我国目前使用的抑郁调查工具可能不能敏感的识别出抑郁症状,拟探讨抑郁诊断筛查量表增加补充条目后在自杀行为者中识别出抑郁症状的比例是否高于仅使用原有条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心 理援助热线 2020 年 1— 6 月的来电者为研究对象。接线员在接电过程中收集来电者的人口学特征、心 理问题(痛苦、绝望、抑郁程度)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与来电者心理 问题严重程度相关的社会心理特征。结果 共 9 249 名来电者纳入分析,66.8%(6 174/9 249)的来电者 为女性,46.3%(4 279/9 249)为学生。来电者痛苦、绝望、抑郁问题较严重,得分中位数分别为80、70、67分。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经济困难(OR=1.94,95%CI:1.48~2.53;OR=1.92, 95%CI:1.48~2.50)、自 杀 未 遂 史(OR=1.79,95%CI:1.57~2.04;OR=2.32,95%CI:2.04~2.63)是 对 痛 苦程度、绝望程度影响较强的因素(P< 0.01);慢性生活事件(OR=2.30,95%CI:2.04~2.59)、物质滥用 (OR=1.99,95%CI:1.62~2.45)、自杀未遂史(OR=1.97,95%CI:1.77~2.22)是对抑郁程度影响较强的因素 (P< 0.01)。结论 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的心理问题普遍较严重。来电者的痛苦、绝望和抑郁的严重程 度与经济困难、自杀未遂史、慢性生活事件等有较强关联,不同心理问题指标的强相关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