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颅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阐述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2 0例病人给予大量补液、激素 ,部分病人给予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结果 :2 0例病人经过治疗 1~ 3d内治愈 ,尤其鞘内给药者 ,症状缓解快。结论 :临床上遇到与体位有关的头痛、头晕 ,腰穿脑脊压力 <60cmH2 O ,即可诊断为低颅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3.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除具有躯体症状外,部分患者常伴有情感障碍,其中以抑郁症多见。如果症状持续2W以上则被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1](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脑卒中后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2005—2007年,我们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218例伴有抑郁症者106例采用氟西汀和活血解郁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芪苈强心生脉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金生 《中医研究》2010,23(2):44-4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并发症,目前,除针对病因和诱因进行防治外,主要以正性肌力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为主。2005—06-2008—06,笔者采用芪苈强心生脉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4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病的诊治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述高血压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本文收集86例高血压脑病患者,采用硝普钠、酚妥拉明静滴,后给予降压药物维持治疗。结果 86例患者经过治疗2周内全部治愈。结论 临床上遇见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伴意识障碍或抽搐者,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均应及时测量血压,对诊为高血压脑病者,正确的治疗可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脑损害的病理机制和中西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脑损害的病理机制和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对ACI的疗效。方法174例病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银杏叶提取物6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滴,q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口服,1剂/d,分2次服。2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5%,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合用化痰活血通络汤治疗ACI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银杏叶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评估2组治疗后15d,30d和90d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应用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据统计,抑郁症的病例(类似中医学的郁证)约占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病人的10%左右。据抽样统计,在内科住院病例中,有抑郁症表现的约占21%左右。目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2004-10—2007-08,我们采用自拟解郁活血安神汤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任金生 《河南中医》2008,28(7):55-56
目的:观察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6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向慢性肝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均为我科住院发病3d内治疗的急性脑梗 死病人,诊断符合扬州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 议的诊断标准(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379-380),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98例患者分为 丹奥组和川芎嗪组,其中丹奥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 龄48-80岁,平均(62±9)岁;川芎嗪组40例,男26例, 女16例,年龄44-82岁,平均(61±9)岁。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 轻、中、重病情程度之间及根据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标准(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