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超声监测下腔静脉作为一项无创、安全可重复的技术,可避免因侵入性操作而产生感染等不良反应。其直径与中心静脉压有相关性,可以反映患者容量状态,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发展,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8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并发症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出院后再次出现吞咽障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差异。方法选用8个月龄、16个月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个月龄对照组、8个月龄模型组、16个月龄对照组、16个月龄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MPTP制成P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行为学测试,并检测其黑质多巴胺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吸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复合物Ⅰ~Ⅳ的活性,采用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ATP的合成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行为学成绩降低,黑质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P0.05),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TP合成活力降低;与8个月龄PD小鼠相比,16个月龄小鼠行为学成绩、多巴胺含量及线粒体复合物Ⅰ的活性及ATP合成活力降低更明显(P0.05)。各组线粒体复合物Ⅱ、Ⅲ、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弱可能是导致P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老龄可加速其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