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男性,73岁,于1993年2月27日入院。1986年曾患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摘除术,1992年10月又作脑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转移癌,术后未进行放疗或化疗,遗有失语。本次入院前20余天患者无明显诱因渐感双下肢无力,麻木,自远端逐渐向上波及,以致双下肢不能活动。尿潴留。 查体 T:36.6℃ P:80次/min BP:18.6/12.0kPa,神清,营养状态良好,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0级,L_4以下呈神经根型痛触觉丧失(包括马鞍区)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尿潴留,血液离子及血糖检查正常,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椎管通畅,蛋白2.06g/L,白细胞2×10~6/L。行脊柱胸、腰、骶段X光检查未见骨破坏,脊髓碘水造影后CT未见占位性病变,肌电图示双下肢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CT复查见左颞、顶、枕叶大面积低密度区(为原手术野周围),诊断:癌  相似文献   
2.
双侧颈外动脉结扎术治疗严重鼻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 ,4 2岁。反复右鼻腔出血 4日于 1 999年 6月 2 9日转入本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4年。查体 :神志清楚 ,发育良好 ,贫血貌。全身内科系统检查未见异常。BP1 35/1 0 0mmHg ,RBC1 77× 1 0 12 /L ,HB55g/L ,其他理化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右鼻腔前后填塞 ,轻轻撤出后见下鼻甲后端及鼻中隔前下方出血汹涌 ,只好又重新填塞。入院后给予降压、止血、抗炎、冬眠疗法 ,并给予多次输血 ,仍控制不住。 7月 3日病人烦躁不安 ,心前区不适 ,心电图报告 :T波低平倒置 ,频发多源室性早搏 ,提示心肌缺血 ,急查血常规 :HB54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不明原因,及视力低于正常(用标准对数成人或儿童视力表检测0.6)的儿童眼进行鉴别诊断的可靠办法,即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国产上海康迪图形VEP检测仪对不明原因但视力低下的3~6岁儿童39例65眼。进行P-VEP检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结果正常者每半月定期随诊观察。异常者再次进行眼科各项重复检查及会诊务求明确诊断。结果 VEP检查正常者,两月后复查视力达正常者23例,32例在4月后达到正常,36例在6个月达正常。2例仍未正常者,1例3岁儿童通过1年时间后恢复正常。1例双眼出现异常的患者通过复诊确认为隐性眼震所引起的弱视。结论 P-VEP检查是对弱视、不明原因视力低于正常的儿童及较幼小患儿视功能进行鉴别诊断的可靠办法。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男,13岁.以左眼视力差发现3个月就诊弱视门诊(2007-11-16).视力左眼0.3(0.4×+DC1.50A80°),右眼1.2.因存在较明显的屈光不正,且可矫正部分视力,初步诊断为弱视,后经常规检查,发现左眼底视乳头异常,又进行了详细检查.方法:对该例患者散瞳后进行详细眼底检查及B超、眼底造影和OCT观察.结果左眼底视盘面积明显扩大,约2.5~3.5 PD,视盘中央漏斗状较深凹陷,底部见白色胶样充填物程白色隆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RGP矫正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大龄并曾佩戴框架眼镜,做过治疗视力不再提高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15周岁)5例。常规眼部检查及散瞳验光后,佩戴RGP,同时进行弱视治疗。结果 0.5 a后检查。5例矫正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4例,1行者1例。结论 RGP接触镜缩短了镜片与眼主点的距离,减小了像差,适用于大龄尤其是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矫正。接触镜的泪液透镜矫正了散光,降低了高阶像差,提高了视觉质量,有利于弱视眼脱抑制进而促进视力提高,且RGP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各类儿童散光眼的屈光状态、分布情况、对视力的影响程度及同弱视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演变规律.方法 对2~15岁1091例儿童、1507只散光眼的屈光性质、弱视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性远视散光占43.4%.单纯远视散光占17.3%,复性近视视散光占18.8%,单纯近视散光占15.7%.混合性散光4.8%.复性远视散光的弱视患病率98%,占全部散光弱视眼的60.6%.单纯远视散光的弱视患病率89%,占全部散光弱视眼的22%.复性近视视散光的弱视患病率22.3%,占全部散光弱视眼的6%.单纯近视视散光的弱视发病率21.5%,占全部散光弱视眼的4.8%,混合性散光的弱视发病率97%,占全部散光弱视眼的6.6%.2~5岁散光眼初诊占23%,6~8岁占58%,9~12岁占19%.结论 各类散光眼中远视性质散光占大多数,并且弱视发病率远高于近视性散光.随着年龄增长远视性散光的比率逐渐减少,近视性散光相对增加.散光眼大部分生后已经形成,初诊率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7.
张忠  于晓沁  张鸣  李弘  邹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78-3978
目的探讨对不明原因,视力低于正常的儿童眼进行鉴别诊断的可靠办法,即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国产上海康迪图形VEP检测仪对不明原因,但视力低下的3~6岁儿童进行P-VEP检查分析.对结果正常者每半月定期随诊观察。异常者再次进行眼科各项重复检查及会诊务求确诊。结果 VEP检查正常者,经定期随诊观察并嘱训练其注视及视力表检查,2个月后复查视力达正常者23例,4个月后达正常这32例,6个月正常这36例。余1例3岁儿童1 a后亦正常。1例双眼异常者经复诊,详查为隐性眼震所致弱视。结论 P-VEP检查是对弱视、不明原因视力低于正常的儿童及较幼小患儿视功能进行鉴别诊断的可靠办法。  相似文献   
8.
张忠  李弘  张鸣  于晓沁 《医药世界》2010,(4):329-329
1病历摘要 男,13岁。以左眼视力差发现3个月就诊弱视门诊(2007-11-16)。视力左眼0.3(0.4×+DC1.50A80°),右眼1.2。因存在较明显的屈光不正,且可矫正部分视力,初步诊断为弱视,后经常规检查,发现左眼底视乳头异常,又进行了详细检查。方法:对该例患者散瞳后进行详细眼底检查及B超、眼底造影和OCT观察。结果左眼底视盘面积明显扩大,约2.5~3.5PD,视盘中央漏斗状较深凹陷,底部见白色胶样充填物程白色隆起。视盘边缘有十余支粗细不等的血管穿出,经直呈放射状走形向周边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RGP矫正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大龄并曾佩戴框架眼镜,做过治疗视力不再提高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15周岁)5例.常规眼部检查及散瞳验光后,佩戴RGP,同时进行弱视治疗.结果 0.5 a后检查.5例矫正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4例,1行者1例.结论 RGP接触镜缩短了镜片与眼主点的距离,减小了像差,适用于大龄尤其是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矫正.接触镜的泪液透镜矫正了散光,降低了高阶像差,提高了视觉质量,有利于弱视眼脱抑制进而促进视力提高,且RGP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 ,40岁 ,因右瞳孔散大2年就诊。2年前出现右眼视物不情 ,右瞳孔散大 ,在县医院诊断为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给予乙酰唑胺口服 ,1%匹罗卡口滴眼 ,停药后右瞳孔仍较大 ,三月后于当地医院行“右眼小梁切除术”,术后右瞳孔较术前增大 ,对缩瞳药无反应 ,再来我院门诊诊治。体检 :右眼视力 :1 0 ,右眼前房深度正常 ,瞳孔略呈垂直椭圆形 ,直径6mm ,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 ,上方可见虹膜根切口 ,滤泡弥散 ,接触式眼压检查 :右眼14mmHg ,滴0 05%匹罗卡品2滴 ,20分钟后右眼瞳孔无变化。诊断右眼Adie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