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jun、c-fos在光老化性疾病皮损中的表达,探讨c-jun、c-fos在光老化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jun、c-fos蛋白在正常组织、光老化性疾病皮损组织中表达. 结果 光老化性疾病皮损组织c-jun、c-fos蛋白表达高于其在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其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少数定于细胞浆;相关分析显示光老化性疾病皮损组织c-jun与c-fos之间呈正相关;不同类型光老化性疾病即慢性光化性皮炎、光化性弹性纤维病、日光性角化病皮损中c-jun、c-fos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c-jun 、c-fos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光老化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但与光老化性疾病的临床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12例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皮肤科医师对颌面部牙源性皮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曾按皮脂腺囊肿,鼻疖肿、化脓性肉芽肿等诊治的颌面部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颌面部皮瘘均为慢性牙源性感染所致,主要为相应部位的慢性尖周炎引起,对病源牙予以根管治疗或拔除,所有病例在治疗后皮瘘1~3周均痊愈,瘢痕不明显,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对于颌面部皮瘘要高度警惕牙源性感染,及时转口腔科明确病因,给以相关治疗,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皮肤性病学词条定义及释义关系到专业教学和研究范围、方向,皮肤性病的防治,皮肤科医师执业范围等方面。皮肤词条关系到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研究。因此,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皮肤性病学专业人士,很有必要探讨一下皮肤性病学和皮肤词条的定义和释义,并重新进行科学定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2岁。双手足皮肤紧绷26年,指近掌部皮下硬结2月。主要表现为指趾皮肤硬化、Raynaud现象、食管功能障碍、毛细血管扩张、皮下钙沉积,抗着丝点抗体(+),确诊为CTEST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年,卷(期):
2008, 25(3) 
分类号:
R75 
关键词:
皮肤病名称    WHO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皮肤痛分类   
机标分类号:
R62 R19 
机标关键词:
皮肤病国际疾病分类人民共和国修订意见名称国家标准角化症角化病应用脱发秃发审定缺陷名词规范 
基金项目:
 
DOI:
 
参考文献(6条)
  1. 医学名词(7) 2002
  2. 临床皮肤病学 2001
  3. 实用皮肤科学 2005
  4. 杨国亮皮肤病学 2005
  5. 皮肤科学专有名词辞典 2001
  6.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004

>>更多...  相似文献   

6.
患者3女2男.发病年龄6~16岁.皮损均表现为囊性透明圆形丘疹,多无自觉症状,好发于面部.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中部可见一个偶有多个扩大的囊性导管和腔.囊壁有两层细胞,内层细胞为立方形,外层细胞呈柱状.5例均进行激光治疗,1例明显缓解,现均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证瘢痕名词的源流及规范。方法回顾有关瘢痕的历史文献,以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结果瘢痕名词历史悠久,瘢、瘢痕、瘢痕疙瘩为国际及国家标准名词,蟹足肿和瘢痕疙瘩为国家中医标准名词。结论必须使用国际和国家标准名词。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悠久,遗留下大量史学、医学典籍,对与人类共存的古老麻风有大量记载。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于甲骨文之后记于金属上的文字,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有疠、癘两字。
  ?五十二病方?是撰于战国时期的帛书,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医学古籍,称麻风为“冥病”,借喻指活死人,具有岐视之意,并形象地描述冥(螟)虫啮穿植物样典型症状,并指出为虫(麻风杆菌)啮所致。原文:冥病方,冥者,虫。所啮穿者。其所发毋恒处,或在鼻,或在旁,或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抉(缺)指断。治之以鲜鱼,而以盐财和之,以傅虫所啮之。病己,止。尝毋禁,。令。  相似文献   
9.
陈鸿康教授是中国近代皮肤科学奠基人之一,189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1921年毕业于英国爱褒亭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后又到德国进修皮肤病学,师从Joseph Jadassohn教授,学习皮肤病理学,打下皮肤花柳病学的坚实基础.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学成回国,致力于发展中国皮肤科学事业.1924年陈鸿康与美国傅瑞思(Frazier C N 1892-1982)教授一起共同创建北平协和医院皮肤梅毒科,是第一位中国皮肤科医师,先后任助教、讲师.  相似文献   
10.
<正>瘑疮为常见中医皮肤病,相当西医掌跖脓疱病和手足湿疹。追述历史,检索文献,考证"瘑"起源于甲骨文。《玉篇》、《康熙字典》、《辞海》沿用瘑,多数文献普遍错误地杜撰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将杜撰的"疮"名词误定为国家标准,应立即纠正。现介绍其源流及字的应用。1"瘑"字源流瘑字起源于甲骨文(见图1),、、咼(瘑)(音guo,gua)。甲骨文涉及瘑龟甲10余片,彭邦炯将疒呙疒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