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许多患者关心银屑病是否为遗传性疾病,关于这个问题,临床实践已证明,遗传因素对银屑病发生起重要作用,本病常有家族发病史,并有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mCD14)和血浆中可溶性CD14(sCD14)的表达水平,探讨内毒素信号通路激活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CD14的表达水平和血浆sCD14的含量。结果:患者组外周血白细胞mCD14表达水平与血浆中sCD14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细菌感染所产生的内毒素使外周血白细胞mCD14和sCD14水平升高,可能导致银屑病发病或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3.
疱疹样天疱疮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疱疹样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8例疱疹样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5.6(27~75)岁.大多数患者皮疹主要发生于躯干和四肢,头面部也可被累及.临床表现多呈疱疹样排列的环形红斑和水疱,常伴有剧烈瘙痒,口腔黏膜损害少见,尼氏征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嗜酸性海绵形成,没有或者有少量的棘层松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显示表皮内棘细胞间均有IgG和(或)C3沉积.糖皮质激素和氨苯砜的平均用量分别为66 mg/d(泼尼松量)和75mg/d.结论 疱疹样天疱疮是一种少见的天疤疮异型,临床表现类似于疱疹样皮炎,而具有天疱疮的免疫学特征.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氨苯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关节病型银屑病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2.2岁,男:女为2.4:1。非对称性少数关节炎型最为常见,占45.9%(17例);其次为对称性多数关节炎型,占21.6%(8例),远端指(趾)关节炎型,占16.2%(6例),脊椎关节病型,占10.8%(4例)及残毁性关节炎型,占5.4%(2例)。各型银屑病皮损均可发生关节炎病变。膝关节最为常见(56.8%),其次为指(趾)关节(54.1%)及踝关节(35.1%)。在21例伴有甲病的患者中,19例患有远端指(趾)关节炎,占90.5%。3例患者尿蛋白检查阳性。X线检查常见的改变有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和骨质吸收等,亦可见关节骨性融合、骨刺形成和关节残毁性损害等不常见的改变。结论:非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和远端指(趾)易受累是本病的特点,甲病变是远端指(趾)关节炎型的特征。一部分病人可伴有肾脏损害。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氨苯砜、甲氨蝶呤等和中药的合理联合应用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糖皮质激素制剂(以下简称激素)是皮肤科最常用的外用药,它具有强效抗炎、止痒、免疫抑制和抗增生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强效激素制剂及含激素成分化妆品的不断增多,和一些不规范的皮肤科门诊对激素制剂的滥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迁延反复,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大,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对本病的治疗,西医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自2005年3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该病7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卡介苗类药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已证实它们有抗感染、抗变态反应、抗肿瘤等功效,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研究也不断深入。文章就卡介苗系列的免疫药理学作用及其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8岁,全身红斑、丘疹、鳞屑反复发作十余年,多发糜烂、溃疡10 d。平时间断服用甲氨蝶呤片2年。皮肤科情况:全身多发性暗红色斑片,上覆鳞屑,部分斑片上可见糜烂、溃疡,口腔黏膜和肛周可见散在破溃糜烂面。患者同时伴有腹痛、腹泻。皮损组织病理:表皮缺失,浅表糜烂,真皮浅层水肿,小血管增生、扩张,较多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表皮细胞间与基底膜IgG(-)、IgA(-)、C3(-)。实验室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诊断:甲氨蝶呤药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和药物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银屑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和正常人血浆中内毒素水平。结果患者组血浆中内毒素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经治疗皮损明显消退后,血浆内毒素水平也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所产生的内毒素可能与银屑病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CD14、TLR4和NF-кB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银屑病患者32例和正常人29例外周血白细胞mCD14、TLR4和NF-кB的表达。结果 32例银屑病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mCD14表达5.454 ± 2.78,对照组3.937 ± 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LR4表达,银屑病组17.641 ± 18.120,对照组7.527 ± 8.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银屑病组外周血总白细胞活化NF-кB的表达为63.538 ± 8.650,对照组62.236 ± 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中存在mCD14、TLR4表达异常,提示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也是感染诱发银屑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4-2007年对天津长征医院住院的43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15例有肾脏损害,13例出现关节炎症状,6例累及胃肠道,3例有肺部损害.除特发性和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或肿瘤外,发病因素以感染和药物为多见.本组病例采用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