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例、Th17/Treg比值,分析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前后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与银屑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Th17/Treg的比值,同时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eg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Th17/Treg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Treg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Treg细胞的比例、Th17/Treg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与Th17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P0.01);而Treg细胞的比例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对银屑病的发病至关重要,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可望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调节Th17/Treg细胞失衡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嗜酸性皮病是以皮肤组织炎性浸润中嗜酸粒细胞为主和/或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为特征的一组皮肤病,常见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寄生虫感染、节肢动物叮咬、荨麻疹、湿疹和药疹等。此外还有一些类型嗜酸性皮病临床上较少见,对其认识不全面,本文主要对这类嗜酸性皮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因及治疗等进行综述。1 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起源于骨髓CD34+造血祖细胞,IL-3、IL-5、粒细胞-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17A、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4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2次/周,连续24周;治疗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12、IL-17A、IL-23和TNF-α水平。记录治疗前后计算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PASI评分较基线下降≥75%定义为临床疗效显著,PASI评分较基线下降75%定义为临床疗效不显著。根据临床疗效是否显著分为2组,比较2组治疗前血清IL-12、IL-17A、IL-23和TNF-α水平。结果益赛普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组中血清IL-12水平明显高于临床疗效不显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中IL-17A、IL-23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12水平可能是评估益赛普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长波紫外线1(UVA1)光疗联合润肤膏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5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32例)、对照组A(31例)和对照组B(32例).治疗组给予UVA1光疗联合润肤膏走罐疗法治疗;对照组A给予走罐疗法治疗;对照组B给予UVA1光疗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5.
老年白内障早期中医治法初探郭晓,陈福娟新疆乌苏县中医医院(乌苏833000)笔者近3年来,对54例(7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早期进行辨证施治,收效较好,现将治法初探如下。根据中医理论,分4型辨证论治,一律用麝珠明目散眼药水点眼,每日上、下午各3次。每疗...  相似文献   
6.
2017年,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获批成为一种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有效药物,在适应证以外的慢性皮肤病治疗中也显示出了疗效。在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中,已报道Dupilumab在治疗慢性瘙痒症、结节性痒疹(PN)、湿疹、荨麻疹、大疱性类天疱疮(BP)方面的有效应用。临床试验正在评估Dupilumab对接触性皮炎(CD)、慢性手部湿疹(CHE)、斑秃(AA)、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和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Sezary综合征为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其特征为剥脱性红皮病伴剧痒,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及白细胞增多,并有脑回状核的不典型T淋巴细胞(S细胞),本病是MF的白血病型.临床表现皮损早期为局限性水肿性环状或鳞屑性红斑,有时呈湿疹样、神经性皮炎样,可暂时消退,数个月或数年后渐变成红皮病.皮肤浸润增厚,面部略水肿,形如狮面,眼睑可以外翻.毛发可脱落,甲营养不良或脱落,部分患者掌跖角化过度,多数病例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出现体重减轻、乏力、发热和盗汗、肝脾肿大及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308 nm准分子激光对轻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前后60轻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及2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中IL-17和IL-22的含量。结果:银屑病患者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前外周血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为98.14±27.83ng/L 和73.17±20.53ng/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4.25±12.64ng/L和19.56±6.6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2水平下将至51.73±26.32 ng/L和25.24±18.16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可调节外周血IL-17和IL-22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进行观察,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以探讨其对肿瘤良恶性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80例,所有的患者均经过手术获取肿瘤的样本,进行HE染色并观察。结果61例患者的细胞形态主要为梭形,11例患者的细胞呈现出上皮样的细胞,8例患者的细胞形态为两种细胞形态的混合,都具有明显的特点。不同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肿瘤大小进行两两比较,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程度越大的患者肿瘤的直径也越大。结论不同恶性程度的肿瘤之间存在一定的特点,可以通过肿瘤的大直径和切面的细腻程度来进行肿瘤恶性程度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UVA1光疗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甲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进而为甲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收集的60例寻常型银屑病甲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卡泊三醇软膏2次/d,联合治疗组予以UVA1照射(2次/周)治疗,2组治疗方案疗程均为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银屑病甲严重程度指数(NAPSI)。结果 60例寻常型银屑病甲损害患者中,平均年龄(50.57±16.24)岁,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甲治疗前NAPSI评分:联合治疗组:27.07±10.86,卡泊三醇软膏组:25.93±10.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9,P0.05);治疗后2组NAPSI评分分别为:联合治疗组:12.67±7.60,卡泊三醇软膏组:18.10±8.93,NAP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痊愈率33.33%,有效率56.67%,卡泊三醇软膏组临床痊愈0例,痊愈率0%,有效率13.33%,2组有效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A1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卡泊三醇软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