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聚合性痤疮病原菌耐药性及对米诺环素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2002年3月-2003年4月对聚合性痤疮患者分泌物进行普通需氧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并给予米诺环素口服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A群化脓性链球菌M6蛋白和点滴型银屑病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银屑病患者咽部菌群进行分离培养〔1〕 并对培养分离的链球菌中的M6蛋白基因进行检测〔2〕,对检测具有M6蛋白的化脓链球菌菌株再进行增殖培养 ,然后采用分子筛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对链球菌菌体中的M6蛋白进行纯化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A群化脓性链球菌 :从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咽部培养获得的化脓性链球菌 ,接种至 10 %羊血斜面上 ,37℃培养过夜后 ,接种于液体培养基 ,经 10 0 0 0r min离心 30min ,收集菌体。用 0 .0 2mol L ,pH7.4的PBS缓冲液将化脓性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梅毒病原体感染的流行趋势和特征,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近5年就诊患者TRUST、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磁场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IL-1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磁场体外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可使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IL-1(白细胞介素-1)活性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磁场对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烧伤动物模型,对特异性抗菌免疫核糖核酸(i-RNA)预防烫伤大鼠感染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治疗组经i-RNA治疗后所测得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心血细菌培养和伤后10d内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现治疗组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诱生IL-2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特异性抗菌i-RNA对烧伤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增强烧伤机体的免疫功能,促使其受抑制的免疫功能及早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6.
伊曲康唑治疗头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我们自1993年以来,采用伊曲康唑治疗42例儿童头癣的资料简要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74岁,病程05~12个月,平均56个月,其中白癣38例,黑点癣4例,所有患者头皮处均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白色鳞屑斑,并同时伴有断发和脱发现象。鳞屑斑小至米粒大,大者直径达40cm,数目1~10个,仅有1个皮损者占26例,每例患者皮损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42例病发镜检全部阳性,真菌培养结果:犬小孢子菌31株、紫色毛癣菌4株、红色毛癣菌2株、须癣毛癣菌1株、污染菌2株,培养阴性2例。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反复全身抽搐23年,颜面部红丘疹20年。患者自2岁时出现全身抽搐伴意识障碍,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治疗不详。5岁开始面部出现红色丘疹,青春期皮损加剧,逐渐蔓延至颈部,并发现背部白斑,以后癫痫逐渐停止发作,智力中下。  相似文献   
8.
面部蠕形螨病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面部蠕形螨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 90例门诊蠕形螨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90例患者男女之比为 0 .5 5 :1,疾病始发年龄平均 3 2 .70± 9.62岁 ,外用糖皮质激素为最常见诱发和加重因素 ;临床主要表现为脂溢性皮炎型和酒渣鼻型。治疗有效率米诺环素组 86.67% ,甲硝唑组 63 .3 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 ,米诺环素治疗蠕形螨病起效迅速 ,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兵种官兵常见皮肤病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某部队官兵的常见皮肤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将调查结果与近些年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痤疮、足癣、面部色素痣患病率较高,依次为45.5%、30.1%和29.3%;前三位依次为:感染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虫咬性皮肤病。驻地环境、工作特点及基层皮肤病防治知识缺乏等是皮肤病高发的主要因素。结论部队官兵常见皮肤病为感染性皮肤病、虫咬性皮肤病和物理性皮肤病;加强皮肤病的防治宣教,重视基层医师的培训,提高基层医师的皮肤病诊治水平是主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近郊部队战士足癣病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部队训练环境对战士足癣发病率的影响,研究预防保健对策,我们从1998年5月~2005年6月对北京近郊部队1035名战士进行了足癣真菌的分离培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标本主要来自北京近郊部队的战士共1035名,其中男987名,女48名。年龄19~23岁,平均21.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