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麻风畸残预防(Prevention of Disability,POD)干预措施对麻风畸残预防的远期效果,为制定麻风病畸残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贵州省兴义市参加过2000—2003年POD项目的242例麻风受累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比较患者确诊时、POD基线调查和2014年调查这3个时期的畸残情况来了解POD项目的远期效果。结果 242例患者在确诊时1级和2级畸残分别占76.86%(186/242)和12.81%(31/242);在POD项目基线调查时,1级和2级畸残患者占比变为25.62%(62/242)和63.63%(154/242),畸残不断恶化;但POD项目结束后的10年间,仅有7.02%(17/242)患者的畸残发生恶化,另有17.36%(42/242)例畸残状况好转,这与从患者确诊到POD项目开始病人畸残发生恶化相比,患者畸残情况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例需要自我护理的患者中,有173(77.23%)例患者坚持每周2次以上自我护理,坚持自我护理的患者与未坚持自我护理患者相比,畸残情况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52例患者实施的64项手术的满意率为48.4%,15.6%的不满意,不满意中占比最高的为复杂性足溃疡清创术手术。结论在患者治疗管理的2~3年期间帮助患者学会并养成自我护理和功能锻炼习惯,是预防患者在结束治疗管理后防止畸残恶化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干预措施,防止畸残恶化的远期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患者因“躯干四肢起红斑2^(+)年伴脱眉1年余”到疾控中心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躯干、四肢起红斑。睡觉或烤火、吹暖风时有明显瘙痒,尤以胸、腹、背、臀及大腿部瘙痒为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西南州不同人群麻风知晓率及获得防治知识的途径。方法:在8个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5145人,其中农村居民7996人、学生6044人,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1105人。答对5题以上9993人,总知晓率为65.98%,其中密切接触者、学生及农村居民知晓率分别为75.93%,67.64%和63.36%。获得核心知识的途径主要为通过麻风防治宣传活动(47.08%),宣传资料(45.46%),电视宣传(30.66%)等。结论:密切接触者知晓率较高。本地区获得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麻风防治宣传活动和宣传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省麻风病高残疾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麻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2012-2018年387例新发麻风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并将问卷和病案信息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对麻风患者发生残疾的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麻风患者发生残疾的单因素主要与文化程度、首发症状、神经损伤、型别、发现方式、传染源、家庭成员数、延迟期长短及报病者职业的不同有关(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麻风患者文化程度(OR=2.958,95%CI:1.507~5.808)、延迟期(OR=4.749,95%CI:2.196~10.27)、不同麻风型别(OR=5.607,95%CI:2.760~11.00)和不同职业的报病者(OR=3.182,95%CI:1.146~8.833)是麻风患者发生高残疾的影响因素。结论 麻风患者发生残疾的因素错综复杂,主要与麻风患者的文化程度、麻风型别、延迟期的长短及报病者的职业有关。提高早期病人皮肤可疑症状识别,是减少麻风残疾发生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52岁。家族检查时发现"左下肢麻木少汗10个月伴左下肢水疱4个月"。患者10个月前无明诱因左下肢麻木少汗,未重视,4个月前左小腿外侧发生水疱,不痛不痒,未经治疗。3个月前左膝关节内侧再次发生水疱,不痛不痒,曾到当地卫生院进行治疗,用药不详,未见明显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省低流行状态下新发麻风患者特征,为今后发现更多早期麻风患者,有效降低2级残疾比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进行现场一对一的调查,并将患者调查问卷和病案信息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2012-2018新发的387例麻风患者中,男281例,女106例,男∶女=2.65∶1,14岁及以下患者占4.13%,平均延迟期为43.80个月。周围神经受损主要有尺神经311例(80.36%)、腓总神经176例(45.48%)、耳大神经125例(32.30%),皮损主要有麻木98例(25.32%)、红斑95例(24.55%)、脱眉85例(21.96%)。MB型占75.50%,MB∶PB=3.07∶1,通过比较,麻风的不同型别在性别、年龄和延迟期之间无差异,但少数民族患者的MB型显著性高于汉族(P<0.05),有明确传染源的MB型患者高于不明传染源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期在2年内且无疾残的早期患者为220例(56.85%),以文化程度较高(初中以上)的早期患者为主(70.59%)。不明传染源的患者2级残疾比明显高于有明确传染源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延迟期越长,残疾情况越严重。94.44%的14岁及以下患者均有明确的传染源接触史。结论近年来贵州省新发麻风以多菌型为主,且每年都有儿童患者被发现,仍有局部流行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情况较严重,急待提升医务人员识别早期麻风能力和患者接触检查质量,实现麻风患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7.
肺癌皮肤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68岁。因“左腋下丘疹、斑块1个月,咳嗽、咳痰10 d”,于2002年9月14日来笔者所在科室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腋下出现数处群集性红色米粒大坚实性丘疹,不痛不痒,丘疹逐渐融合为斑块,稍感钝痛。半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予以“肤轻松”外用,无好转,皮损向左胸背部扩展。10 d前出现频繁咳嗽,咯铁锈色稀薄痰,无胸痛、气促。患者1个月来纳差,体重下降约5kg。既往身体健康,7个月前感右肩酸痛,有30年吸烟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