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治疗骶尾部藏毛窦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3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切除包含窦口及窦道在内的全部病变组织后,创面填塞、覆盖负压引流敷料,并用4号丝线缝扎固定后予以半透膜封闭,连接负压装置进行持续引流,待引流液清亮或无引流液时行皮瓣移植封闭创面;创面封闭后,继续予以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11~21 d [(14.37±4.32) d];出院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联合皮瓣移植可有效促进骶尾部藏毛窦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面部牙源性皮瘘常见皮肤科误诊的特点。方法:对10例面部牙源性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面部牙源性皮瘘患者,在皮肤科分别诊断为浆细胞性皮炎1例,化脓性肉芽肿4例,黄色肉芽肿1例,表皮囊肿2例,皮肤结核1例,复发性丹毒1例。结论:对于面部反复出现的感染性结节,皮肤科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行皮肤和口腔检查及X线检查等,有效排除面部牙源性皮瘘。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 患儿女,6岁.因头发稀少、秃发6年到我科就诊.患儿出生时头发稀少,出生后至今头发生长缓慢,平时无拔发行为,头发长至3~5 cm时脱落、秃发,自觉瘙痒,未经诊治.患儿曾有3次高热惊厥史,首次发生于3岁时,当时发热达40℃并出现意识丧失、双目上翻、四肢抽搐等症状,持续1 ~2 min,无口吐白沫,未予抗癫(癎)药物治疗,近2年又有2次类似发作,平素无突然发呆及突发抖动.患儿系32周早产儿,顺产,产程无窒息史.父母非近亲婚配,3代近亲中无秃发者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面部皮肤老化就医者采用自体PRP皮内注射,每间隔4周1次,共3次,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2、3个月采用VISIA及SOFT皮肤检测仪对就医者面部皮肤进行斑点、皱纹、纹理、毛孔、水分、弹性定量检测,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医生根据各项定量检测结果综合评估应用效果。结果:所有就医者经过3次治疗后,面部肤质改善明显,VISIA检测中斑点、皱纹、纹理、毛孔特征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SOFT检测中皮肤水分、弹性检测分值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各项检测指标分值均维持于第3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间,具有良好的维持效应。结论:自体PRP皮内注射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红霉素眼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瘢痕改善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0,P=0.029)。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瘢痕疗效优于超脉冲激光联合红霉素眼膏方法治疗,无明显副作用,且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总结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治疗坏死性筋膜炎(NF)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坏死性筋膜炎(NF)伴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均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生命支持的同时,给予早期清创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进行创面引流,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感染控制良好,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稳定后,利用真空辅助闭合(VAC)技术联合游离皮片移植或各种皮瓣成形术修复创面。结果:29例患者中,2例死亡,27例痊愈;无1例截肢。结论:早期NPWT治疗NF合并脓毒性休克,具有充分引流、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修复创面,降低死亡率及截肢率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毫火针治疗阴囊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收治的65例阴囊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口服联合毫火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PGIC)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总体感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Z=-2.171、-2.189,P=0.030、0.029);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瘙痒、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73、2.478、3.411、8.411,P=0.034、0.016、0.001、0.000);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嗜睡、尿潴留、晕针、皮肤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毫火针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内外合治对阴囊瘙痒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拉光动力(ALA-PDT)联合中药浸泡治疗顽固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跖疣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利用40%ALA配合中药浸泡;对照组单纯利用40%ALA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1,P=0.035)。结论:艾拉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顽固性跖疣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紫外光源对光斑贴试验的光变应原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5例有光敏反应疑为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应用国际标准光斑贴系列SP.1000变应原进行光斑贴试验,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在试验中分别采用UVA+UVB和单纯UVA作为照射光源进行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接受光斑贴试验的35例患者中采用UVA+UVB照射检出阳性光变应原19项次(2.71%);采用单纯UVA照射检出阳性光变应原11项次(1.57%);UVA+UVB组变应原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纯U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5)。结论:光斑贴试验采用UVA+UVB作为检测光源优于单纯UVA,可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ED测定、光斑贴试验及斑贴试验诊断分析具有光敏感的面部皮炎患者的病因。方法:选取42例于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自觉有光敏感、病因不明确的面部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测定、光斑贴试验和斑贴试验,分析阳性变应原、紫外光与患者发病的关系。结果:42例面部皮炎患者经诊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6例(38.1%),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2例(28.6%),多形日光疹5例(11.9%),慢性光化性皮炎2例(4.8%),病因未明7例(16.7%)。结论 :变应原和紫外光是面部皮炎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