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农民,主因右下肢皮肤疣状结节斑块破溃、渗出,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13年,于2003年4月26日收住院.患者入院前13年,小腿内侧外伤后出现散在黄豆及蚕豆大小暗红色疣状结节,逐渐增大形成斑块,表面破溃,有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14岁.因右下肢红褐色斑块4年,于2006年7月3日来我院就诊.4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右足背出现5分硬币大黄红色斑块,边界清楚,逐渐扩大.半年后逐渐增多,右膝部和右小腿出现散在皮损,一直未消退,曾在当地儿童医院以"紫癜样皮炎"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按文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1966-2004)、Ovid、The Cochrane library2004.4th、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4)、Vip全文数据库(1994-2004)、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的期刊杂志和药厂提供的资料。应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个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率研究按亚组分类后,组间有异质性(χ2=22.84,P=0.004,I2=65.0%),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结果显示应用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95%CI(2.45,7.81)]。结论由于目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故尚不能据此证实雷公藤治疗银屑病是有效的,随着高质量的报告出现,今后可以不断地完善本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了解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方法将观察应用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患者疗效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将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检索中英文文献应用Medline、Pubmed(1966—2004)、Ovid、TheCochrane library2004.妒、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4)、Vip全文数据库(1994-2004)、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数据库进行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国内的期刊杂志和药厂提供的资料。应用Jadad量表的质量标准进行文献评价,RevMan4.2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比值比(D曰)和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采用SPSS和SAS软件制作漏斗图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结果有4个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研究的有效率的按亚组分类后,组间无异质(X^2=1.40,P=-0.71,/2=0%),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结果显示应用治疗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5.93,95%CI(2.79,12.57)]。结论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是有效的,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评价,今后随着高质量的报告出现,可以不断的完善本评价。  相似文献   
5.
詹庆霞  解士海  黄荣云 《中药材》2015,(8):1778-1780
目的:考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土茯苓、金银花治疗二期梅毒的疗效及对血清Foxp3、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及广东省惠州市皮肤病医院收治确诊为二期梅毒的患者109例,按就诊时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Foxp3 mRNA表达、IL-6、IL-8、TNF-α含量及CD3+、CD4+、CD8+、CD4+/CD8+、NK细胞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土茯苓与金银花联合应用可通过降低Foxp3、IL-6、IL-8、TNF-α和改善T细胞亚群治疗二期梅毒,并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通过应用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CLSM) 动态观察中药白斑颗粒剂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皮损色素恢复情况及效果。方法 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 2 组, 试验组 49 例予口服白斑颗粒剂Ⅰ号方 3 g, 每日 2 次; 转移因子胶囊每次 6 mg, 每日 3 次; 外用 0.1%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 1 次, 或 0.1%他克莫司软膏(面部), 每日 2 次。对照组 43 例仅单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每次 6 mg, 每日 3 次; 外用 0.1%糠酸莫米松乳膏(面部除外), 每日 1 次, 或 0.1%他克莫司软膏 (面部), 每日 2 次, 治疗 3 个月, 观察 2 组疗效。应用 CLSM 监测皮损处复色情况和色素恢复等级, 以及树枝状黑素细胞数目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复色情况均有明显改善, 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1.63% vs. 69.77%, χ2=3.947, P<0.05)。CLSM 示试验组白癜风皮损色素恢复等级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树枝状黑素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 炎症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白斑颗粒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不同的止血手段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妇科住院的治疗的10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其中治疗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电凝止血,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缝合和压迫止血。术后对两组患者卵巢激素进行定期化验,观察其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出现卵巢功能早期衰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分泌水平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孕酮、黄体生成素分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剔除术过程中应用电凝止血可引起患者术后卵巢功能过早衰减,术中应避免应用电凝止血,尽量采取手术缝合和压迫止血。  相似文献   
8.
张玉环  王雨  詹庆霞  徐丽敏 《天津医药》2001,29(4):230-231,F002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titis,AD)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与遗传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和过敏性炎症皮肤病。在发病过程中涉及过敏原、炎性细胞、抗体、受体和介质5个环节。其中炎性细胞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包括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从免疫学角度认为这些细胞之间具有互相呈递作用,但其形态学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詹庆霞 《当代医学》2014,(10):65-66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来分析不同剂量醋酸甲地孕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128例,根据用药量将其均分为8 mg组、12 mg组、16 mg组和20 mg组(n=32)。每组每天给予相应的药量,在通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每组的康复效果和用药所产生的并发症。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4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从数据看20 mg组疗效最好,16 mg组和12 mg组其次,8 mg组疗效最差;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8 mg组和12 mg组要少于16 mg组和20 mg组,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醋酸甲地孕酮对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不同且引发的并发症程度也不同,其中用药量为12mg时其疗效好,并发症相对较轻,患者对于治疗结果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6岁,因口腔黏膜糜烂、溃疡2个月,全身红斑,丘疹1个月,加重3d ,于2004年11月2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颊黏膜、舌面出现糜烂、溃疡,自觉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