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7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雪莉  刘玉峰 《医学争鸣》1998,19(5):597-598
0引言皮肤病种类繁多,但症状多较轻,侵犯内脏者相对少见,死亡病例占极少数,因而造成皮肤专科医师综合知识欠缺.本文对我科近10年来住院期间死亡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对皮肤病的系统表现进行正确评估并指导治疗.回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87-of~1997-06我科共收住院治疗患者3099例,院内死亡24例,约占0.77%;其中男性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7.8(7~76)岁,病史最短者10d,最长者10a,平均住院日为16.6d.卫.2临床诊断死亡病例的临床诊断及病死率见表1.1.3主要症状和死亡原因1.3.1结缔组织病共12例患者中5例发生…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与恶性黑素瘤发生相关的种族、遗传、日光曝晒等危险因素,通过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避免某些危险因素,提高其警惕性和自检率,以及利用各种手段早期发现等,对于降低恶性黑素瘤的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素瘤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黑素瘤14例临床分析范雪莉①刘玉峰①刘辅仁②恶性黑素瘤(MM)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恶性程度极高的色素细胞肿瘤,它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在白种人中,MM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位居首位。近年来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流行病学和发生机理等方...  相似文献   
4.
毛发红糠疹是一种慢性鳞屑性炎性皮肤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为儿童期发病,后者为成人期出现。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家族史、婴幼儿期发病的毛发红糠疹患儿。患儿,男,1.5岁。7月前无明显原因口周出现针头大小丘疹,后渐波及全身。1周后,双肘、膝关节伸侧...  相似文献   
5.
检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HIV-1 DNA水平的竞争性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检测艾滋病患者体内荷毒水平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和研究发病机理至关重要 ,我们建立了一种检测 HIV- 1DNA水平的竞争性 PCR方法 ( QC- PCR)。选择 HIV- 1的高度保守区域 gag基因作为靶序列 ,以重组 PCR方法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两种重组质粒 ,分别插入有 gag和 Δ gag片段 ,其中后者比前者内部缺失 50 bp,用作定量检测中的竞争模板。将梯度稀释的竞争模板加入到反应体系中与待测的野生型模板共同扩增 ,PCR产物经 8%聚丙烯凝胶电泳后进行密度扫描测定 ,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 ;8份艾滋病患者的 PBMC DNA标本经该方法的检测也得到较好的结果。我们认为 QC- PCR是一种较为理想的 HIV- 1DNA水平的定量方法 ,非常适合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治疗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患,在美国白癜风的发病率为1%,但有学者认为该数据偏高,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患病率约为0.5%。某些动物中,色素脱失似乎表现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1]。本文报告一家系3例患者同患白癜风,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机理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例1 女,42岁,农民。躯干部出现色素脱失斑十余年。开始在左侧胸背部出现片状色素脱失斑,边界清楚,大小不等,逐渐增多扩大融合成大片,且波及臀部、下腹部和股部,未接受过治疗。例2 女,36岁,干部,系例1的表妹,其父亲与例1母亲为同胞兄妹。主诉躯干部起白斑4年余。开始于…  相似文献   
7.
黑素瘤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恶性肿瘤,其病因学是诸多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学者们定位和分离了一种与家族性黑素瘤相关的基因——MLM,它可以编码细胞周期调节子p16,并在黑素瘤以外的许多散发性人类肿中存在突变。鉴定与黑素瘤形成有关的p16和其他基因是认识、诊断和治疗恶性黑素瘤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寻求有效控制方法是当务之急,多年来的研究已反复证明传统的药物治疗似乎难以根本奏效。近年来已的基因治疗已被用于艾滋病的研究并已出现良好开端,它主要包括蛋白和RNA水平两个方面,也被称做“细胞内免疫”,旨在从核酸水平改变病毒和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减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宿主中的繁殖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硬皮病(SSc)是一种慢性结缔组织代谢性疾病,早期表现为血管异常和靶组织的炎症的变化,晚期受累器官发生纤维化和硬化。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1岁,因全身皮肤反复出现脓疱、脓痴伴疼痛15年人院。于1983年冬,明显无诱因,患者躯干部皮肤出现散在丘疹、脓疤。数日后上述皮损下出现红肿,呈疖肿样损害。继之脓疤破溃,有淡绿色脓液溢出,不治自愈。愈后留有瘢痕。15年来,病情反复数十次,皮损扩展至四肢和头面部。每次发病时,皮损部位有疼痛,严重时有剧痛。无高热、无明显溃疡。脓液由皮损边缘瘘口排除后,皮损中心不断愈合,但同时又逐渐向四周呈远心性扩大。曾在本院应用强的松、氯喹、青霉素治疗,皮损完全消退,一年后复发。自述皮损不治可自愈,最长1年,最短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