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勇忠  肖子娥  刘燕平 《吉林医学》2009,30(13):1233-1235
目的:梅毒的诊断及疗效随访寻找一个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并以其结构和功能均已明确的polA为靶基因检测患者血中Tp-DNA。结果:Ⅰ期12例中8例Tp-DNA阳性,Ⅱ期17例均为阳性。Ⅰ期12例中6例Tp-polADNA阳性;Ⅱ期17例均为阳性。结论:建议对于RPR转阴者亦应检测Tp-DNA了解TP是否彻底清除,Tp-DNA结果可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单独外用与其联合除湿止痒洗剂外用治疗婴儿头面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患儿随机分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除湿止痒洗剂组(治疗组)与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组(对照组)。治疗组每天应用除湿止痒洗剂2次,再外搽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2次;对照组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2次/d。疗程不超过7天。比较两组间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25例完成治疗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0.48%,复发率15.87%;对照组分别为72.58%,45.16%。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除湿止痒洗剂应用比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能明显提高婴儿头面部湿疹的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后机体IgG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21例有症状生殖器疱疹患者和10例无症状单纯疱疹病毒携带者定期于第1、2、3、6、9、和12月抽取静脉血2ml,用ELISA定量方法测定其抗体浓度水平.结果 21例有症状生殖器疱疹患者的第1、2、3、6、9、和12月HSV1-IgG抗体浓度(RU/ml)分别是:160±56.72 、167±55.90、165±55.03、163±62.10、161±62.28以及158±59.67;HSV2-IgG抗体浓度(RU/ml)分别:139±82.52、136±85.01、130±80.81、140±82.81、132±78.00以及132±83.52.10例无症状单纯疱疹病毒携带者的第1、2、3、6、9、和12月HSV1-IgG抗体浓度(RU/ml)分别是:120±46.31、122±42.72、113±39.93、107±39.95、107±39.95以及101±48.58;HSV2-IgG抗体浓度(RU/ml)分别是:133±60.15、123.6±53.72、115.5±47.58、98±48.63、59±40.00 以及36±43.93.结论 有症状生殖器疱疹患者的HSV1-IgG抗体和HSV2-IgG抗体浓度在一年内的观察没明显的变化;无症状单纯疱疹携带者的HSV1-IgG抗体浓度在一年内的观察没明显的变化,HSV2-IgG抗体浓度在前6个月也没明显的变化,9个月开始有浓度明显的降低,HSV2-IgG抗体水平的变化有利于生殖器疱疹的复发和再发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0岁。因右侧阴囊、股内侧皮疹反复发作8yr,加重2个m,于2004年2月26日入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PT 420 nm强蓝光联合窄谱红光联合治疗与窄谱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皮肤科60例进行光照治疗的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0例的对照组和30例的观察组。采用APT420 nm强蓝光和窄谱红光联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LED窄谱红蓝光联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光疗后的皮损积分(4.06±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39±1.85)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APT420 nm强蓝光与窄谱红光联合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测定7种抗菌药物对50株解脲脲原体体外抗菌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测相应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的MIC50分别为0.50、0.25、0.50mg/L,MIC90分别为4.00、4.00、4.00mg/L;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MIC50分别为0.25、4.00、0.50mg/L,MIC90分别为2.00、64.00、2.00mg/L;四环素的MIC50为0.50mg/L,MIC90为32.00mg/L。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中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对解脲脲原体有较高敏感性,四环素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0岁.因右侧阴囊、股内侧皮疹反复发作8yr,加重2个m,于2004年2月26日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及分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278例CA患者疣体组织进行HPV分型和HPV-DNA定量检测。结果 278例CA患者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173例治愈,105例复发。HPV亚型分析显示,278例患者的标本中均检出HPV-DNA(100.00%),244例(87.77%)基因型为HPV6/11,7例(2.52%)为HPV16/18,27例(9.71%)为HPV6/11+16/18。对278例HPV-DNA阳性患者治疗前病毒载量进行分组比较,病毒载量为103~105拷贝/ml的患者106例,有23例患者复发;病毒载量105~107拷贝/ml的患者82例,有29例患者复发;病毒载量107拷贝/ml的患者90例,有53例患者复发。HPV亚型为HPV6/11的有79例复发,HPV16/18的有5例复发,HPV6/11并发HPV16/18的有21例复发。结论检测CA患者皮损HPV-DNA能区分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可对CA复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2组,即强脉冲光( IPL)照射组和未用 IPL照射的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2组细胞的TGFβ受体Ⅱ、Smad4、Smad7蛋白和mRNA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IPL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TGFβ受体Ⅱ、Smad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结论:IPL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活性增强,其在IPL非剥脱性嫩肤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