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群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救护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的实施效果。方法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对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现场救护。结果经过紧张有序的现场救护及院内进一步治疗,32例病人除现场死亡3人外,其余病人全部冶愈。结论群体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的实施,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护和院内的进一步抢救,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输尿管镜检失败者),分为2组,即26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即腹腔镜组),24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即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开放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泌尿外科进行的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措施。为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07年8月至12年8月收治的233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总结其中发生并发症的种类以及例数,同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对选择不同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间引发的不同并发症的类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3例泌尿外科疾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共有13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58%,并发症类型包括腹膜损伤4例,切口出现感染2例,下腔静脉出现损伤1例,尿瘘1例,输尿管损伤1例,结肠损伤1例,腹膜后血肿1例,出现较为严重的血液碳酸含量较高并发症患者1例,腹部主动脉出现损伤患者1例。其中输尿管出现损伤的1例患者中途转为开放性手术处理。所有病人治愈出院后恢复良好,随访一年至六年不等,并无其他严重状况发生。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引发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并发症类型也较为复杂,其中腹膜损伤发生概率最高,达到并发症总例数的30.77%。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治疗效果,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提高自己的手术熟练程度,清楚各种并发症的引发原因,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从而降低泌尿外科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治愈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外淋巴瘘是指膜迷路与中耳的异常交通,是引起眩晕和/或感觉神经性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眩晕和/或感觉神经性聋的少数几个可治疗的病因之一。我院从1983年到1988年共收治特发性外淋巴瘘病人18例。经住院治疗,15例患者眩晕症状消失,6例患者听力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患者耳鸣消失。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变应原,谱及标准化变应原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用阿罗格吸入性过敏原14类57种对2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选择相应敏感的典型过敏原阿罗格脱敏试剂进行脱敏治疗;类固醇药喷鼻治疗做为治疗对照组。结果最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59.7%)、粉尘螨(54.1%)、禾本科草(27.4%)、花(24.9%)、杂草(20.9%)、霉菌I(20.9%),其中屋尘螨和粉尘螨占72.0%。145例皮肤点刺试验典型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选择相应敏感的典型过敏原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76例完成71周的疗程,疗程结束时显效28例(36.8%),有效42例(55.3%),总有效率为92.1%,无效6例(7.9%);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76例共行2872次脱敏治疗,21例(27.6%)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10次(3.8%)局部反应;4例(5.3%)发生全身反应,共5次(0.2%)。结论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过敏原,其次为禾本科草和花粉。阿罗格变应原脱敏疗法是治疗变应性鼻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高于类固醇药喷鼻,但需注意在实践中的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西部高原地区民众紫外线致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防晒意识和防晒方式,为该地区开展紫外线相关的皮肤病健康教育和制定预防光损性皮肤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对贵州西部高原地区3363例光曝露人群和1915例普通民众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农民和驾驶员的平均日晒时间高于其他人群,81.58%的被调查者不能正确回答问卷中的问题,92.61%不知道部分肿瘤发生与紫外线相关,89.18%不知道皮肤老化与过度日晒有关,女性的防晒知识了解较男性多,40.43%日常生活中无任何防晒措施,49.80%认为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不属于疾病范畴。结论贵州西部高原地区民众对紫外线致病知识知晓率低、防晒意识薄弱、防晒方式单一,对该地区民众进行紫外线相关的健康教育、建立皮肤肿瘤和光损伤性皮肤病的初级预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