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门诊静脉采血操作后,我们常发现部分患者采血区出现大片皮下淤血,现将其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5.8岁。本组均属正常查体,既往无出血性疾病,无服用凝血药物史,无出血倾向,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评估的家庭录像法在早产儿神经发育随访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对家长进行早期筛查随访重要性教育和取得合格家庭GMs录像的相关培训,在家中摄录GMs,通过网络传至GMsQQ群进行评估随访,对家庭录像从录像质量、次数及评估者间信度进行分析,了解家庭录像法评估的可行性,调查未参加家庭GMs录像的原因。结果 GMs家庭录像质量能接近临床标准化录像水平,且能序列录像,评估者间信度较好。结论 GMs评估家庭录像法具有可行性,可作为标准化GMs评估的补充方法,适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引入音乐治疗的观察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瘫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残性疾患.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经济和心理负担。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使脑瘫患儿完全康复的疗法。但是,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完全可以改善和降低患儿的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融入社会。因此,如何使脑瘫患儿能够愉快、轻松地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是康复工作者和患儿家长面临的实际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脑卒中健康教育的规范化模式.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遵医行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化步行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步行训练,2次/d,45 min/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评估(FMA)对患者功能进行测评,改良Barthel指数(MBL)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MA及MB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均有改善,干预组FMA(53.1±10.70)分,MBL(55.7±13.38)分,对照组分别为(32.7±10.42),(29.33±8.17)分,干预组FMA及MBL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48,9.21;P<0.05).结论 强化步行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分析漏诊原因,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漏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因进行性双下肢乏力、麻木2年,排尿障碍6个月入院,当地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问盘突出.入我院后经MRI、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硬脊膜动静脉瘘,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多样,MRI检查具有一定特异性,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发病率低及临床表现不典型等是造成该病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纳入25例,其中妊娠期22例(孕10 ~ 38周,孕早期1例、孕中期13例、孕晚期8例),产后1周内3例;年龄22 ~ 37岁,病程2 ~ 9 d。临床表现:皮疹位于头面部8例,胸背部5例,腰腹部7例,上肢1例,下肢3例,会阴1例,3例为播散性带状疱疹。皮疹形态均为红斑、丘疱疹、水疱,其中4例合并血疱,3例合并大疱,6例合并糜烂、渗出;5例发热,7例轻度、6例中度、11例重度疼痛。治疗:16例妊娠期、3例产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口服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24例应用营养神经药物,1例妊娠期患者、3例产妇进行镇痛治疗,其他治疗包括抗感染、湿敷、红光照射等。预后:1例妊娠期患者早产,其余妊娠期患者均足月生产,新生儿无异常。3例妊娠期患者出现后遗症,1例为疼痛,2例为瘙痒。结论 本文25例妊娠期、围生期带状疱疹的治疗未观察到对胎儿、新生儿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8岁,因右足趾反复红肿、疼痛10个月,加重伴窦道形成15 d入院.10个月前,患者右足第4趾不慎划破后,右足足趾均出现红肿、疼痛,第4趾甲周脓液渗出,当地医院诊断为甲沟炎,行拔甲术及抗生素治疗后,皮损好转,但反复发作.15 d前,右足第2趾甲红肿、溃烂并出现窦道,伴黄色渗液,迅速累及右足全部足趾,触碰及行走时疼痛不适,门诊以脓性趾头炎收入院.吸烟史10年余,每日约10~20支.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以丛状型神经纤维瘤为典型临床表现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女,5岁.左上肢巨大褐色斑片伴毛发密集生长5年.皮肤科检查:颈胸部左侧到上肢巨大褐色斑片,其上密集增粗增多的毛发,全身散在多发的咖啡斑,下背部皮下结节以及双上肢粗细不等.左肱骨X线检查示左侧肱骨弯曲,鹰嘴窝扩大,局部骨质缺损.CT示左肱骨形态欠规则,鹰嘴窝扩大,左侧尺桡骨上段局限性骨质缺损伴软组织密度影填充.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层可见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的肿瘤,由大量梭形瘤细胞组成,核细长,波浪状嵌在基质中.结合国内外文献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进行讨论,从而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