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甲下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常常被延迟诊断或误诊,平均延迟诊断时间为62.4个月,误诊率高达78.9%。本文报道一例误诊为甲沟炎2年的甲下鳞状细胞癌患者。患者,男,49岁。右手第5指外侧缘起皮疹伴疼痛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于局麻下行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及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索小标本高效快速分离培养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收集3例头部色素痣、6例皮脂腺痣患者切除术后废弃的含毛皮肤标本,大小为0.5 cm × 0.5 cm ~ 0.5 cm × 1 cm。剪下含有毛囊的皮下脂肪层,用眼科镊分选出其中的毛囊,0.6%分离酶Ⅱ消化30 min,然后采用0.2%胶原酶Ⅳ 37 ℃消化30 ~ 60 min,离心获得毛乳头。对分离的毛乳头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培养、传代、鉴定毛乳头细胞。结果 小标本二步酶消化法分离的头皮毛乳头镜下呈倒梨形,形态完整,部分可见残留真皮鞘,而一步酶消化法未分离出毛乳头。小标本二步酶消化法毛乳头分离率为60.8% ± 2.1%,72 h毛乳头细胞贴壁率为86.6% ± 3.9%,细胞迁出时间0.5 ~ 3.0 d,实验总操作时间2.0 ~ 3.0 h,实际操作时间1.0 ~ 1.5 h。小标本二步酶消化法分离的头皮毛乳头细胞早期可呈凝集性生长,从第9代细胞开始呈非凝集性生长。结论 小标本二步酶消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分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9 月,"背部褐色斑块8 月余".患儿出生后不久父母发现其背部正中皮下可触及一约蚕豆大小结节,边界清楚,表面皮肤颜色稍深,有毛发生长,触压时患儿无异常反应,未予特殊诊治.此后结节缓慢增大,有毛皮损区域面积逐渐增大至约患儿掌心大小.后于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断不详,未予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头面部皮疹2月余就诊.患者于2020年8月发现头面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大.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头面部可见散在的大小不一的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斑块、结节,质较硬,部分表面隆起呈胶稠状,表面无毛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