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霉克霜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霉克霜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李艳佳①梁云川①我们自1995年6月~12月采用德国拜耳药厂生产的霉克霜剂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共5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33例,女17例,年龄13~66岁,平均3...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真菌特别是糠秕孢子菌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对82例银屑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头皮,指甲,背部,上肢或下肢4个部位的皮肤鳞屑在3种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了真菌培养分离,并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了8株银屑病皮损处糠秕虫孢子菌和4株正常人的糠秕孢子菌的DNA总含量及周期变化,结果 (1)发现银屑病患者的真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真攻阳性率与非皮损处的阳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2岁,右眼睑及头部皮疹伴瘙痒3月余就诊。结合临床表现、镜下所见,确诊为头部及睫毛阴虱寄生。  相似文献   
4.
皮肤器官模型有皮肤器官培养和角质形成细胞器官样培养两种方式,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可用于皮肤移植,皮肤病发病机制,药学等方面。目前皮肤器官模型培养的方法很多,但如何进一步改进条件,培养出更加类似于人的皮肤器官,更有效的应用于皮肤病研究当中,将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体外重建皮肤模型为皮肤病新药研究当中的药物筛选,毒理学实验及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部分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已取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许可而应用于临床。相信随着组织工程学和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体外皮肤器官模型应用于皮肤病的研究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研究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C)IL-12的产生情况,研究复方中药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Dc的IL-12 mRN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双嘧达莫治疗扁平疣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扁平疣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24.0±1.8a)采用双嘧达莫(潘生丁)治疗。剂量25mg,tid,po(儿童半量),15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率20%,总有效率76%,故双嘧达莫治疗扁平疣有效,值得试用。  相似文献   
7.
<正> 我科自1988年8月至1990年8月两年间共诊治性传播疾病(STD)患者160例,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我科两年共诊治STD患者160例。其中1988年8~12月12例;1989年1~6月24例;1989年7~12月32例;1990年1~6月65例;1990年7~8月27例;呈逐渐增多趋势。 2.性别:男110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2.2∶1。 3.年龄分布:最小4岁,最大59岁; 10岁以下儿童4例(2.6%);11~20岁6例(3.8%);21~30岁95例(59%);31~40岁39例(24%);41~50岁11例(6.8%);50岁以上5例(4.1%)。 4.婚姻状况:已婚124例(77.5%);未婚36例(22.5%)。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Cs)功能,探讨外周血DCs功能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抽取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s。流式细胞术(FCM)方法检测DCs上CD80、CD83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介素(IL)-12表达水平。结果体外成功培养出DCs,FCM检测银屑病患者DCs上CD80、CD83表达率分别为(75.15±2.76)%、(72.43±1.94)%,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DCs上CD80、CD83表达率(57.88±3.21)%、(41.86±2.54)%(P<0.01)。银屑病患者DCs分泌到细胞培养液中的IL-12表达水平(282.80±23.26)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组(191.64±15.55)(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DCs上CD80、CD83表达率异常增高,DCs活化增强,且IL-12因子的分泌量增高,可能导致了银屑病的发病,调控DCs的功能将有助于银屑病治疗。  相似文献   
9.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在体外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培养DC,经复方中药作用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的变化,MTT法观察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及ELISA法观察分泌IL-12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可明显使DC的CD83和CD86表达增高,使对混合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增强,但是对IL-12的分泌起抑制作用。结论:复方中药可增强DC的抗原提呈能力,抑制细胞因子IL-12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的降阶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降阶梯疗法,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对危重感染病人的治疗经验,阐述降阶梯疗法的概念、抗生素应用的指导原则及临床意义。结果:危重感染病人采用降阶梯疗法比常规疗法治疗效果好。结论:降阶梯疗法是抗生素在治疗危重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此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