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区域穿刺组)和研究组(钝针扣眼穿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0.82±0.46)分]低于对照组[(3.72±1.08)分],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大大减轻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痛苦,内瘘的血流量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获得性衰弱(ICU-AW)对重症患者死亡率和存活者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并符合条件的2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ICU-AW分为ICUAW组和非ICU-AW组。记录参与者近期死亡例数,包括ICU期间和转至普通病房期间的死亡。出院后随访6个月,记录参与者的远期死亡情况,并对幸存者应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进行生理功能(PF)评估。结果与非ICUAW组相比,ICU-AW组的年龄较大,APACHE II评分较高,感染性疾病较多,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较长。ICU-AW组近期死亡率显著高于非ICU-AW组(P0.05),而远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获得性衰弱对重症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均有不良影响,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ICU-AW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赵海珠  方少样  卫庆 《护理学报》2017,24(19):63-66
目的 调查ICU护士工作沉浸感和工作疲溃感的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沉浸感问卷和工作疲溃感问卷,对180名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应用统计描述和Pearson相关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ICU护士工作沉浸感总均分为(4.2±0.5)分;工作疲溃感总分为(88.3±7.3)分,总体处于高度疲溃水平;工作沉浸感总分与工作疲溃感总分呈一定负相关(r=-0.316,P<0.01).结论 ICU护士工作疲溃感较高,且与工作沉浸感总体及其各维度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提示临床管理者需要不断激发护士工作体验和动力,提高其工作沉浸感,从而改善工作疲溃感.  相似文献   
4.
气管插管是ICU治疗危重患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气管切开是危重症患者后续治疗的一项有效手段,弥补了气管插管所带来的缺点,增加患者舒适性,减少无效死腔,改善通气,便于口鼻腔的护理,减少了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风险。虽然现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也已经开展较多,但主要在急诊应用适用于急症患者,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该方法技术成熟,经济安全,套管便于固定。现将气管插管患者改气管切开过程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过程中必须建立人工气道,其中气管插管是早期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方法[1].而气管插管后由于气管黏膜对导管刺激敏感,病人对气管插管常难以忍受,出于本能反应,很容易发生自行拔管[2].为了避免意外拔管现象发生,临床上对于插管早期的患者主要靠药物镇静与肢体约束,而对于插管中后期患者停用镇静药物后,则主要实行保护性身体约束.然而身体约束在对患者产生保护作用的同时,亦对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的不良影响[3].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通过对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意识清醒时受到身体约束的心理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区皮肤温度测量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一2013年3月ICU病房中10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0时、4时、8时、12时、16时、20时、24时同时测量患者的肾区皮温、背部皮温和腋下温度(腋温)各7次。结果:腋温与背部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区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区皮温测量法是一种较为方便、准确、省时的测量方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