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淋巴管型着色芽生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2岁男性农民,左手臂沿淋巴管排列损害4年。损害由结节和时间 红色浸润斑块覆污秽色痂组成,部分损害表面有黑点。临床表现酷似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见棕色厚壁孢子,培养证实病原菌为卡氏支孢霉。诊断为卡氏支孢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异维A酸治疗尖锐湿疣对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的变化 ,以探讨异维A酸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方法 :3 2例尖锐湿疣病人 ,初发 1 3例 ,复发 1 9例 ,给异维A酸胶丸 1 0mg,po,tid或bid ,随访 3mo ,治疗前及治疗后mo 4查血清sIL 2R ,IL 2。结果 :痊愈 2 4例 (75 % ) ,显效 3例 ,有效 2例 ,无效 3例 (9% ) ;血清sIL 2R初发病人治疗前为(2 0 1±s 1 2 1 ) pmol·L-1,治疗后mo 4为 (1 93±1 3 2 ) pmol·L-1,P <0 .0 5 ;血清sIL 2R复发病人治疗前为 (693± 1 2 1 )pmol·L-1,治疗后mo 4为 (5 1 9± 1 0 3 ) pmol·L-1,P <0 .0 1 ;血清IL 2初发病人治疗前 (7.0± 1 .2 ) μg·L-1,治疗mo 4为 (7.2± 1 .2 )μg·L-1,P <0 .0 1 ;血清IL 2复发病人治疗前 (6±3 ) μg·L-1,治疗后mo 4为 (8.5± 2 .7) μg·L-1,P<0 .0 1。结论 :异维A酸通过调节免疫及其他多种机制达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闸北区医务人员和居民STD/AIDS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流行状态下上海市基层医务人员和居民的STD/AIDS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STD/AIDS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0.97%的基层医务人员不知道如何治疗STD/AIDS病人;68.75%的居民认为STD/AIDS传染性极大,56.25%的居民认为与STD/AIDS的病人一起工作学习十分可怕。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于STD/AIDS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在居民中还存在对STD/AIDS病人的严重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的鉴定及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以利于临床医师正确诊断,有效治疗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 运用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 Fungus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70%),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9%),较少的有近平滑念珠菌(5%)、克柔念珠菌(4%)和热带念珠菌(2%)。药敏试验示:在检的5种念珠菌中,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最敏感,其次为制霉菌素,耐药性以氟康唑为最高,其次为酮康唑。结论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离菌除白色念珠菌外还有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对念珠菌敏感性较好,而氟康唑耐药率比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伐昔洛韦是目前最新的抗疱疹病毒药,我科于2008年1~4月对带状疱疹病人应用伐昔洛韦进行治疗,并与阿昔洛韦治疗组的疗效作比较。  相似文献   
6.
迪银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观察迪银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  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在接受迪银片治疗前及第 12周分别根据皮损求得PASI值 ,并相应检测血清sIL 2R ,IL 2 ,TNF α。结果 ①迪银片治疗 12周后 ,治愈 6例 ,显效 3 8例 ,进步 2 8例 ,总有效率 5 5 %。②血清sIL 2R ,TNF 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t =3 .0 7、3 .2 0 ,P均 <0 .0 1) ,IL 2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t =2 .19,0 .0 1

相似文献   

7.
异维A酸治疗玫瑰糠疹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礼宾  徐浩生 《临床荟萃》1999,14(18):843-844
玫瑰糠疹为急性、病程自限性疾病。其皮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侧端,自觉稍痒,通常病程在4~6周,可自行消退。目前国内尚无满意的药物治疗。我科自1995年起应用异维A酸丸治疗玫瑰糠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将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间52例患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疗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均为门诊患者,病程<10天。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8~63岁。对照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2~42岁。治疗组与对照组诊断均依据临床特征,来我科门诊前未受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8.
异维A酸治疗尖锐湿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口服异维A酸对尖锐湿疣治疗作用和近期复发率。方法 :将门诊确诊的尖锐湿疣病人分为 2组 ;异维A酸组 39例 ,给予异维A酸胶丸 10mg ,tid或bid口服 ,每周随访观察至疣体完全消失后评定疗效 ,将其中痊愈病人改服 10mg·d- 1× 1mo ,停药再随访 3mo评定复发率。另组为鬼臼毒素组的 4 0例病人 ,给予 0 .5%鬼臼毒素酊外用治疗至疣体完全消失后评定疗效。将其中痊愈病人停药随访 3mo评定复发率。结果 :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的 39例病人中痊愈 33例 ( 85% ) ,其中复发 6例 ( 18% ) ,鬼臼毒素治疗 4 0例 ,痊愈 30例 ( 75% ) ,痊愈 30例中复发 16例 ( 53% ) ,2组痊愈率比较P>0 .0 5,复发率比较P <0 .0 1。结论 :口服异维A酸对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近期复发率较鬼臼毒素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