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系统评价卡贝缩宫素对比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卡贝缩宫素对比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从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2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RCTs,3 0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缩宫素,卡贝缩宫素能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率[OR=0.48,95% CI(0.36~0.63),P<0.001],术中出血量[MD=-67.31,95% CI(-86.34~-48.28),P<0.001]、术后2 h出血量[MD=-50.43,95% CI(-71.32~-29.55),P<0.001]和术后24 h出血量[MD=-62.87,95% CI(-85.59~-40.16),P<0.001];血红蛋白减少[MD=-4.24,95% CI(-6.16~-2.31),P<0.0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2,95% CI(0.41~0.65),P<0.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mTOR/ P70S6K 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临床诊断、治疗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手术切除或进行活检的正常宫颈组织65例,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各85例,提取组织中的 mRNA,应用 RT-PCR 的方法来检测3种组织中 mTOR 和 P70S6K mRNA 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 mTOR、P70S6K mRNA 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 <0.05),mTOR、P70S6K mRNA 水平在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mTOR 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处于活化状态,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向其他部位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并作出相关分析。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8月1日我院收治的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00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每天静脉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日给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浆中AOPP浓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和平均动脉压、平均舒张压的变化进行测定,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中的AOPP含量和ACE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患者血浆中的AOPP含量和ACE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AOPP含量和ACE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中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低蛋白血症、新生儿黄疸、心肾功能衰竭发生,但二者比较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晚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氧化蛋白产物的含量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还可以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宫腔镜与腹腔镜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成宫腔镜组(行宫腔镜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愈合情况、妊娠结局。结果 (1)宫腔镜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几项手术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宫腔镜组患者术后肌层愈合速度较腹腔镜组快,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肌层完全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肌层完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宫腔镜组患者成功妊娠率低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丢失率宫腔镜组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和自然分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子宫间壁肌瘤剔除术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前者术后肌层恢复较快,妊娠率较高,更适合需要保留生育功能且有近期生育计划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物体识别试验研究母鼠胎盘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后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方法BALB/C成年小鼠雌雄同笼受孕,受孕后母鼠随机分为病毒组和对照组,病毒组与对照组母鼠于孕12.5d胎盘分别接种1×106PFU/m lMCMV以及等量无菌3%FCS DMEM培养液,后待其自然分娩。所得仔鼠饲养70d,以物体识别试验测试各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病毒组仔鼠探索新物体所用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毒组分辨指数较对照组减低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母鼠胎盘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可导致仔鼠出现明显的物体识别障碍。  相似文献   
7.
高龄妇女剖宫产术后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趋势。方法 以3年为一时间段,对2007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剖宫产术后继发感染的高龄产妇的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7-2009年、2010-2012年和2013-2015年分别分离出菌株77株、74株和75株,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较为常见。细菌分布动态提示,革兰阳性菌感染呈逐渐下降趋势,而革兰阴性菌感染逐渐增加,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上升最为明显。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耐药性较低,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阿米卡星等耐药性较低。耐药性动态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上升明显,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上升明显,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头孢他啶耐药性上升明显。结论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感染呈逐渐下降趋势,而革兰阴性菌感染逐渐增加。药敏结果显示,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张印星  潘春燕  陈小刚 《河北医药》2016,(13):1940-194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129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采用甲氨蝶呤( MTX)静脉滴注并超声监视下行清宫术(对照组)62例,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研究组)67例,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首次清宫出血量、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貂.05或<0.01),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 P <0.01)。2组二次清宫率、大出血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的β-HCG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 P <0.05),术后研究组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率为19.40%低于对照组的38.71%( P <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率低、手术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 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临床诊断、治疗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手术切除或进行活检的正常宫颈组织65例,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各85例,提取组织中的mRNA,应用RT-PCR的方法来检测3种组织中m TOR和P70S6K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 TOR、P70S6K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m TOR、P70S6K mRNA水平在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 TOR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处于活化状态,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向其他部位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124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观察组则在宫腔中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PBAC评分,同时观察孕激素(P)、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以及促黄体生成素(LH)等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出血患者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PBAC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四个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125.8±14.2)g/L高于对照组(118.9±1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SH、LH及T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E2和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对照组13例不良反应相比较,其不良反应率(8.0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影响体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降低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