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192例不洁性交后包皮龟头炎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性病性包皮龟头炎的病原体感染情况,1995年11月~1998年11月我们对门诊诊治的192例典型的不洁性交后包皮龟头炎病人作了病原体检查,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92例男病人均有不洁性交史,年龄18~61岁,其中95例伴有尿道炎症状。 方法取包皮龟头皮损处分泌物或皮屑分别作细菌、淋球菌、真菌、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培养,其中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培养采用以McCOY细胞为宿主细胞的96孔微量培养法,真菌培养采用API20C AOX酵母菌试剂盒(Biomeieux.法国)。 结果 常规鉴定病原菌,结…  相似文献   
4.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致病菌主要为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为探讨烟台市性病高危人群中CT、UU、MH感染的情况,为NGU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而又可靠的依据,我们对烟台市区的792例性病高危患者进行了CT的检测和UU、MH的分离培养。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选择1999年6月~2000年3月性病门诊患有或疑有性病,1周内未用任何抗生素的就诊者792例。其中男607例,年龄19~56岁;女185例,年龄20~48岁。按性别、年龄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淀粉样变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样变性是一组由淀粉样蛋白沉积引起、涉及多系统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淀粉样蛋白也有多种来源,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按沉积的淀粉样蛋白种类对淀粉样变性进行了分类,并对淀粉样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学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透明质酸是真皮中主要基质成分,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湿性,胶原是真皮细胞间主要有形成分,对维持皮肤厚度张力和缓冲外界创伤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均由皮肤成纤维细胞产生.成纤维细胞是雌激素的靶细胞,其生物学功能受雌激素水平影响.绝经前女性体内起主要作用的雌激素是17-β雌二醇,绝经期到来后该激素水平降低,对女性绝经期后皮肤老化加速起重要作用.我们研究17-β雌二醇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产生透明质酸和胶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瘢痕疙瘩是否与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浓度有关。方法利用间接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血清CP的ELISA测定方法及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结果瘢痕疙瘩组C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祛炎舒松A治疗后血清CP含量较瘢痕疙瘩组低(P<0.05)。结论瘢痕疙瘩病人血清CP含量增高,祛炎松A治疗后血清CP下降,血清CP测定可用于瘢痕疙瘩体质的判定和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与瘦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45例CIU患者做了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根据结果分为ASST阳性组及ASST阴性组,对CIU各组与32例正常对照组之间,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其血清瘦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45例CIU患者中ASST阳性率为37.78%。(2)CIU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2.51士4.29ng/ml)较正常对照(15.57士4.38ng/ml)显著降低(P<0.01)。(3)与正常对照(15.57士4.38ng/ml)比较,ASST阳性组(11.30士4.41ng/ml)及ASST阴性组(13.23士4.13ng/ml)血清瘦素水平分别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2,0.039);而ASST阳性组与ASST阴性组间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IU患者瘦素水平下降,瘦素可能在CIU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0岁。反复双下肢结节、溃疡、坏死1年,加重6个月。患者1年前,出现左下肢结节、溃疡、坏死,皮肤瘢痕、硬化,皮损沿血管走行,伴有间断发热。2012年8月16日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皮肤血管炎,给予甲泼尼龙80 mg/d治疗15 d,皮损好转,但糖皮质激素减量后病情出现反复。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7年,贫血病史2年及甲状腺结节病史1年……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发病的关系。 方法 设(CIU)组、急性荨麻疹(AU)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00例受试者。每例受试者均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敏原,血清总IgE、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HP抗体、TGAb水平及阳性率,将CIU组与AU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CIU组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率为53%,AU组为12%,健康对照组未发现阳性者。CIU组和健康对照组过敏原检测均为阴性,而AU组能检测到食物或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为86%。 CIU组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均高于AU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 CIU患者IgE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 = 190.00,P < 0.05),而AU组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 = 226.00,P < 0.05);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CIU患者抗FcεRI抗体水平较阴性患者高(T = 101.73,P < 0.05),抗IgE抗体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和阴性CIU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312.04,P > 0.05); CIU组、AU组、和健康对照组抗H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19%和23%,TGAb阳性率分别为18%、15%和11%,抗HP抗体和TGAb阳性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抗HP抗体阳性的CIU患者中,抗FcεRI抗体阳性率较AU患者和健康人高(P < 0.01);抗IgE抗体阳性率与AU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GAb阳性的CIU患者中,抗FcεRI抗体阳性率较AU患者和健康人高(P < 0.01),抗IgE抗体阳性率与AU患者和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IU存在抗FcεRI和抗IgE自身抗体,可能在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关键词】 荨麻疹; 自身抗体; 免疫球蛋白E; 皮肤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