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姚贝  张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437-3440
目的 建立并评价从血清中检测曲霉游离DNA的定量PCR方法.方法 合成曲霉28s rDNA基因特异广谱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3例患者的GM阳性血清标本.结果 定量PCR方法灵敏度为2拷贝/反应,标准曲线Y=-3.629X+40.187,相关系数R2为0.997 6.定量PCR方法检测33例患者的首次GM阳性血清标本,对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敏感性84%(21/25)、特异性87.5%(7/8)、阳性预测值95.5%(21/22)、阴性预测值63.6%(7/11).PCR阳性与PCR阴性病例组间侵袭性曲霉感染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95.5% vs 36.4%),PCR阳性与侵袭性曲霉感染诊断有相关性(RR=2.625).结论 血清曲霉游离DNA定量PCR检测有助于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科住院患者细菌感染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院内感染患者的细菌菌种及其耐药性,送检标本来源为血、中段尿、咽拭子、痰等。结果: 共培养菌株168株,来自痰标本最多,为72株(42.9%),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67.9%),革兰阳性菌54株(32.1%),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0.8%)、大肠埃希菌(18.5%)、金黄色葡萄球菌(17.9%)、肺炎克雷伯菌(9.5%)、表皮葡萄球菌(5.9%),其他细菌占27.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丁胺卡那及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保持极低耐药率。结论: 血液病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革兰阴性菌依然为主要致病菌,密切关注病原学特点才能进行有效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及控制耐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研究鲍氏不动杆菌(ABA)和铜绿假单胞菌(PAE)肺炎的死亡率及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ABA尤其是多药耐药ABA(MDRAB)感染的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自2012年1-8月合格的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为ABA和(或)PAE阳性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诊断为肺炎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包括ABA肺炎46例和PAE肺炎33例,死亡29例,死亡率36.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频率、血尿素氮、合并脓毒症、血白蛋白水平是预测ABA和PAE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ABA与PAE肺炎所致死亡率分别为50.0%和18.8% (P=0.004),ABA感染是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3,P=0.007);调查病例中MDRAB占ABA中的97.8%,对治疗方案的分析显示,除初始治疗选择单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感染的严重程度是ABA和PAE肺炎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ABA感染尤其是MDRAB感染的死亡率高,如果临床考虑有ABA或耐药菌感染可能,应选择联合治疗或含有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作为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 男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男性生殖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的 探讨男性外生殖器HPV感染基因型分布情况,同时对不同性别流行状况进行差异分析.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送检的1359例男性外生殖器赘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53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逆转录酶区扩增测序,了解目前上市的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耐药位点检出情况,并分析是否存在与替诺福韦耐药可能相关的耐药位点。方法 153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78例是未使用过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HBV携带者,75例是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PCR扩增HBV的逆转录酶(RT)区,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了解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位点及替诺福韦相关的耐药位点的检出情况。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在未治疗组有7例检出核苷和核苷酸类相关的耐药变异,占该组的8.97%,但并无上述替诺福韦耐药相关的位点。治疗组检出16例耐药变异,占该组的21.33%,其中1例为rtA181T+rtN236T,可能与替诺福韦耐药相关。结论未治疗组中有8.97%的患者检出耐药变异。2组患者中耐药变异的检出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毒基因型均无显著相关。所有患者中仅1例检出rtA181T+rtN236T。提示中国慢性HBV感染者体内预存替诺福韦可能耐药位点的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科患者败血症致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血液科败血症患者血培养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菌株82株,革兰阴性菌53株占64.6%,革兰阳性菌29株占35.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低,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占52.2%,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仍以葡萄球菌为主,占69.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葡萄球菌的55%,其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P<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低,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7.
姚贝  张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033-2034
深部真菌感染指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和内脏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局限性的单一器官感染和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组织受侵犯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病死率高,症状变化多样,早期诊断方法有限。本文就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门急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及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23 847例门急诊就诊患者的CT、NG和UU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结果及相应临床诊断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 847例患者中,22 953例男性患者CT、NG、UU的检出率分别为5.0%、2.0%与22.6%;894例女性患者CT、NG、UU的检出率分别为7.9%、1.9%与48.9%。女性患者CT、UU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N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按年龄段分层,各性别中CT、NG最高检出年龄段均为≤20岁年龄段。临床诊断明确的男性患者中,CT检出最高为附睾炎(27.4%)人群,NG检出率则以尿道炎患者(16.7%)最高,UU检出率最高为不育症患者(32.6%)。结论女性患者CT检出率高于男性,男性附睾炎患者应注意筛查CT、NG。  相似文献   
10.
姚贝  张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19-1521
目的:了解不孕妇女及孕妇TORCH感染的状况。方法:调查对象为19 500名育龄期不孕妇女及4 141名孕妇,TORCH-IgM抗体的检测采用ELISA捕获法。结果:不孕妇女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0.19%、0.54%、0.27%,总阳性率为0.89%;孕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2%、0.29%、0.87%、0.39%,总阳性率为1.47%。结论:北京地区不孕妇女及孕妇TORCH感染率低。不孕妇女TORCH总感染率低于孕妇,TORCH感染与不孕的关系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