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效的医疗保障工作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基本保证。朝阳区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区,奥运医疗保障任务艰巨。在分析朝阳区医疗保障需求和供给现况的基础上,结合奥运会各项指标的预测结果,建立奥运数字化急救模型。并依据数字模型分析结果,制定奥运医疗保障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灾害事故的产生原因日趋复杂,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越来越大。灾害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也十分巨大[1]。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内科急症之一,在院外急救中并不少见,其预后主要取决于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以及是否采取及时的诊断处理,超过6 h的低血糖昏迷造成的脑细胞损害多为永久性的[1]。本文回顾本中心2012年1月~12月成功救治的12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诊治资料,以引起医生、患者及家属对低血糖昏迷的重视,更好地预防和救治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60岁以下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CA)患者行院外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市朝阳区院外急救中60岁以下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的病例110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复苏成功8例,占7.27%,7/8是在4 min内实施心肺复苏.结论 尽早实施心肺复苏和除颤可提高CA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建议在居民中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及AED除颤技术等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5.
北京朝阳区院外急救医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院外紧急医疗救援系统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院外紧急医疗救援系统的建设得到快速提升.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特大型城市,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其院外急救需求量在全市常年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目前,院内医疗机构药品风险管理逐渐开展[1-3]。但院前医疗机构与院内医疗机构的性质不同,在管理上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国内的急救车配置状况有限,冬冷夏热,温度差别大,冬季温度可低至零下十几度,夏季温度可高达五十多度,不利于药品储存。药品设备均放于急救车中,储存环境简陋,救援现场嘈杂复杂,药品由护理人员管理,专业的药学管理人员不能随时管理检查药品。院前紧急医疗救援必备药品涉及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13类共49种,其中注射剂46种,口服片剂3种。其中有十余种属于高危管理药品[4]。因此加强紧急医疗救援机构的药品风险管理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了解中小学生家长灾害急救知识水平现状,为提高中小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朝阳区分层抽取6所中小学生家长共1 465名,进行灾害急救知识知晓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 96.86%的家长认为应对学生进行灾害事故及急救知识的培训,52.49%的家长认为应通过学校教育对孩子进行培训.家长对地震应对、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消防用具的使用、流鼻血的处理、拨打急救电话后应告诉工作人员信息和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的知晓率较低.<30岁和职业为农民的家长对于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职业为医生和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结论 大部分中小学生家长期望子女通过学校得到灾害急救知识,家长的急救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对于常识性问题知晓率普遍高于专业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医师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情况,为科学制定培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直属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0名医师的培训需求与相关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有34.0%的社区医师未参加过系统的急救培训,98.0%的社区医师有培训需求。对急救培训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除颤器的使用、气管插管、急救理论知识;对培训形式需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参加急救中心的系统培训、邀请急救专家讲课、去大医院进修。结论应针对社区医师的能力、培训需求制定出更加有效、合理的培训计划,进行系统、规范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