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每日一次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10mg,连续用药2周。结果:1周有效率40%,2周有效率87.5%。结论: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确,副作用少,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在举国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大好形势下,199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于元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总结交流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研究部署1993年的卫生工作任务。会议在听取卫生部的工作报告和15个省、市的经验交流之后,主要围绕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卫生事业发展如何同市场经济相适应,如何用好关于第三产业的有关政策,深化卫生改革如何与落实农村卫生、预防保健结合起来,如何坚持两  相似文献   
3.
早期梅毒1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188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8例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64:1,年龄主要集中在21~50岁,传播途径以卖淫嫖娼及其他非婚性接触为主。一期梅毒74例(39.36%),均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二期梅毒55例(29.26%),以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斑疹样皮损为主;一、二期梅毒同时存在5例(2.66%),表现为硬下疳合并其他皮肤黏膜损害;早期潜伏梅毒54例(28.72%),临床无任何症状。完成随访的98例患者中,15例(15.31%)患者在随访结束时表现为血清固定。结论早期梅毒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漏诊。潜伏梅毒相当常见,所以对高危人群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全身皮肤散在褐色斑丘疹,伴瘙痒2年.2年前躯干部出现红褐色米粒大小丘疹,无自觉症状.丘疹缓慢发展为环形或不规则皮损,至面部和四肢.当地医院多次以汗管角化症予以维甲酸霜外用,未见好转,且皮疹数量逐渐增多,遂至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人民政府自1093年以来.就将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列入”三年大发展.五年上台阶”的任期目标,今年排定进度.实行目标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承担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83个县(市、区)中,到1996年底,已有69个县(市、区)达到初保基本合格,其中31个县(市、区)达到初保合格标准。今年是“五年上台阶”的最后一年,按照全省普及初级卫生保健的计划要求.还剩14个县(市、县)要在今年达到初保基本合格,再有10多个县(市、区)今年达到初保合格标准.这样.全省就基本普及厂初级卫生保健、约人工。。的I’巾、1了)达士’}…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2次会员代表会议于1992年12月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2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听取了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讲话,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顾英奇的工作报告,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自宽的总结发言,广泛交流了经验,认真研究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形势,对农村卫生协会地位、作用以及今后的任务和工作方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见解和新的要求。会议讨论修改了《中国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上极为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68例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病情危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上市,引起药疹的药物亦不断增加,致敏药物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研究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临床特点及防治,笔者对1998--2007年我院收治的168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潜伏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血清学特点.方法: 对241例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潜伏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41;发病年龄最小19岁,最大91岁,其中71岁以上的病例有94例(39%);早期潜伏梅毒35例,晚期潜伏梅毒65例,无法判断病期的潜伏梅毒141例;TRUST滴度≥1∶8的患者有57例,≤1∶2有154例;潜伏梅毒患者例数逐年增多.结论: 潜伏梅毒病例在住院患者中分布较广,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住院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是治疗潜伏梅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6岁,足月顺产,生后发现患儿不出汗,常口干,哭泣无泪,躯干四肢无毛发,眉毛稀疏,发黄.出牙延迟,至今仪有1颗牙齿.智力、体格发育基本正常,语言久清.查体:体重65 kg,身高165 cm,头围57 cm.意识清,精神好.特殊而容;面颊凹陷,鞍鼻,厚而外翻的口唇(图1).皮肤(尤其手足)干裂,粗糙,无汗.头发稀软、干燥、枯萎,眉毛稀少,睫毛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