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2月经我科确诊的II期梅毒患者 10 7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0 7例II期梅毒患者 ,均按卫生部颁发的梅毒诊断标准确诊 ,病期分别为数天至 10个月不等 ,其中男 36例 ,女 71例 ,男女之比为 1:1.94 ,年龄最小的 18岁 ,最大的 6 5岁 ,承认有非婚性接触史的 88例 ,16例为配偶间感染 ,余 3例病史不详。临床表现主要为扁平湿疣、掌跖红斑、玫瑰糠疹样疹、斑疹 ,见表 1、2。讨论 单一扁平湿疣 2 8例 ,合并其它皮疹的 9例 ,计 37例 ,占病例总数的 35 % ,掌跖脱屑性暗红斑 4 5例 ,占总数的 4 2 % ,与李世泰统计的…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9岁,教师,已婚,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人。左小腿出现淡红色斑或浅白色斑伴麻木、不出汗1年余。患者于2010年5月初,左小腿前出现约1拇指甲大红斑,不痛不痒,并渐向周围增大,出现麻木不适和局部不出汗。近1月来左上臂、左胸前及右大腿外侧相继出现类似皮疹,同样有感觉迟钝,无畏寒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患者近2年来有高血压病史,家族无同类病史,偶有接触邻居麻风患者。体检:体重70 kg,BP 140/95 mmHg,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心、肺、肝、脾均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胫前和内侧大片淡红色斑片,内上方有小片卫星状环形红斑,3处皮疹中央轻度萎缩,温、痛、触觉大部分丧失(图1)。左大腿为小片环状红色斑块,中央萎缩呈浅色区(图2),左上臂屈侧及右胸前有境界清楚的浅色斑,表面有鳞屑,如铜元大,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左腓总神经中度均匀粗大,质地较硬,有轻度压痛,右腓总神经轻度均匀粗大,质地较软,无压痛,双眉外侧眉毛稀疏。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68×109/L,N 75.2%,L 23.2%,M 0.90%。 ESR 6 mm/h,尿常规正常;肝肾功无明显异常;ANA、dsDNA等均阴性。双侧眶上颧颊部、左大腿、左小腿、胸前等皮疹处组织液抗酸染色均未发现抗酸杆菌,小腿部组织病理:表皮部分萎缩,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附件周围有一处局灶性上皮细胞肉芽肿,其中组织细胞部分空泡化,中央有单个不典型郎格汉斯细胞(图3、4),周围包绕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抗酸染色阴性,诊断结核样型麻风。给予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3.
1999年10月~2002年2月经我科确诊的Ⅱ期梅毒患者10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07例Ⅱ期梅毒患者,均按卫生部颁发的梅毒诊断标准确诊,病期分别为数天至10个月不等,其中男36……  相似文献   
4.
<正> 烟酸缺乏病家族性发病者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所见3代4人同时发病的病例报告如下。先证者,男,27岁,农民。因手背面部红肿疼痛20天于1990年10月31日来我院门诊。患者开始在双手背及面部出现红肿疼痛,日光照射后疼痛加剧,次日于手背部出现水疱,经外用一般药物后无效,随之皮肤色素逐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结核样型麻风”首先经De Souza Compos氏(1940)提出后,De Souza Compos及Roth de Souza两氏(1954)对本类麻风与结核样型反应及界线类作了对此分析,Gay Prieto氏(1961)井提出本类麻风应包括于界线类或中间类赢风之中.  相似文献   
6.
积雪草苷联合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联合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还原型谷胱甘肽(600mg)、维生素C(2g)静滴(隔日1次),治疗组同时加服积雪草苷片(24mg,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分别于治疗第6周和第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6周及12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89.74%,对照组分别为42.86%和68.57%,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积雪草苷联合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皮肤科就诊者中皮肤强迫谱系障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状况,我们从1995年1月-2001年3月收集了皮肤强迫谱系障碍儿童患者77例,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皮肤强迫谱系障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96年5月至1997年7月,在甲病专科门诊中,应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93例,并在停止治疗用药8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追踪随访,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在甲病专科门诊中,经临床确诊为甲真菌病患者93例,男35例,女58例;年龄16~68岁。指甲真菌病28例,趾甲真菌病10例,指(趾)甲同时感染者55例。受累指甲118个,受累趾甲331个。二、服药方法及疗效观察每天服药200mg,分别于餐中或餐后即服100mg,每月连续服药75天(每盒15片)为一疗程,休息3周后继续下一疗程。每例患者选择一个受累最重的甲为靶甲,按受累指(…  相似文献   
9.
Ⅰ型麻风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0岁.因左足踝部红肿疼痛3个月于2001年4月12日就诊.患者于3年前开始左足出现麻木干燥,冬天皮肤皲裂,走路时有鞋子跑丢也未发觉的现象,曾按末梢神经炎治疗,效果不佳.最近3个月骤然发生局部两处红斑,踝部以下肿胀疼痛,尤以夜间明显,影响睡眠,1个月前左股内侧又发生白果大红色疙瘩,以风湿性关节炎连续内服清热活血化淤中药60剂,症状日渐严重,曾先后临床诊断为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寻常狼疮等.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6年12期815页登载的康定华医师等撰写的文章“组织样麻风瘤1例”,正如作者所述,麻风在我国已处低流行状态,临床医生对麻风的防范意识明显减弱。该文报告的患者病程已4年,误诊为湿疹3年之久,最终确诊为多菌型麻风,实为难能可贵。我们在仔细拜读之后深有感触。然而文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并在此提出,与作者商榷。[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