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2例报告孙文贞,狄春建,刘铁忱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为一比较少见的疾病,我们近见2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47岁,右肩部红色结节1年余,瘙痒,抓破后而血。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皮损局限于右肩胛部,范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应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46例皮肤瘙痒症及30例神经性皮炎,治愈率52.6%,总有效率94.7%,与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等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其治愈率20%,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二期梅素皮损的组织病理及银染色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6.
冷冻的高血脂病人血清可引起USR假阳性解荣娴王增贵刘铁忱(河北省人民医院,石家庄050051)我们对34例高血脂患者作了梅毒血清假阳性的调查,并对冷藏后血清对产生假阳性的影响也作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34例高血脂(胆固醇高于7.0...  相似文献   
7.
<正> 氟嗪酸(Ofloxacin)是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抗菌谱广,体外对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1990年8月至1991年4月,我们用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提供的氟嗪酸(200mg/片)治疗30例淋病及3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荨麻疹荨麻疹俗名“鬼风疙瘩”或“风疹块”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起病很急而且消失的也很快,症状是先有皮肤发痒,抓后局部即隆起肿块,境界清楚,初较小越抓越大,触之稍硬,呈白色,其周围有红晕有的呈红色,形态大小不定可自1厘米至7—8厘米,边缘不整,严重的患者常伴有口唇及眼皮浮肿,部份伴有腹痛或腹泻、全身不适等症状。此病多为急性过程,数日数周即愈,但亦有延续数月经年而形成慢性荨麻疹以致影响工作和睡眠。在婴儿罹患荨麻疹时,荨麻疹的中央部常常有水泡其基底红硬,此为与成人不同之点。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5岁。主诉:发热、全身皮疹1个月第2次入院,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皮疹,为红色大片状,隆起皮肤损害,体温38℃,无其他伴随症状。在某医院曾用苯海拉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合并葡萄胎1例孙文贞,刘铁忱河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050051)由葡萄胎诱发的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据作者查到的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我们近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3岁,妊娠2个月。颜面、上胸部及前臂红斑40天,伴低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