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提高猝死复苏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35例猝死患者院前现场抢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现场复苏成功率为14.29%,远期存活率为8.57%。结论:院前猝死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急危重症之一。缩短急救半径、减少呼叫等待时间,早期电击除颤和气管插管是救治院前猝死的重要措施;重视脑复苏,对公众普及CPR技术及相应的急救技能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2003年5月经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条例》施行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上已从过去单纯的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过渡到政府介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上更全面,更迅速。2006年1月8日公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性公共事件分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指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院外心跳呼吸停止的相关因素与院外急救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两年间合肥市急救中心接处的771例院外心跳呼吸停止病案进行回顾,分析院外急救中死因、急救反应时间、目击者救护、专业救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院外心跳呼吸停止的病因中,猝死495例,基础疾病衰竭106例,意外伤害170例;平均救护车急救反应时间11 min;目击者救护12例;复苏有效(成功)16例;复苏有效(成功)组急救反应时间6.5 min.结论 目击者参与救护、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专业救护能力是提高院外复苏成功率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4.
心脏骤停是一种对人体危害非常大的疾病,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虽经心肺复苏但自主循环恢复伴有良好的神经功能状态的患者极少,长期生存率极低,是世界所有国家面临的难题。各个国家对长期生存率研究数据不同且也较少,影响脑复苏的因素较多,就本例老年患者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进行心肺脑复苏成功全程报告,并进行探讨,以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院前紧急气道处理7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紧急气道处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6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院前紧急气道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中偏转头部13例,置口咽通气管52例,紧急气管插管13例;全部病人安全送至医院。结论:院前急救中应积极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紧急气道处理。  相似文献   
6.
严重骨创伤患者,特别是有多处严重骨创伤的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复杂,多数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就诊时多数为开放性骨折,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1].采用创伤评分对创伤患者进行伤情判断和分类,不仅可以使各类创伤患者伤情简明化、数字化,而且对于科学、准确地评价创伤严重程度、提高急救水平、预测患者的治疗情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笔者利用创伤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积累平台,分析住院骨创伤患者伤情与结局特点,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以期降低骨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在危重病人长途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院外急救长途转运中的应用及益处。方法:对236例应用呼吸机长途转运病人病例回顾、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气动呼吸机162例、电动呼吸机74例;患者中长途转院6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72例;其中,气动呼吸机有效率69.14%,电动呼吸机有效率89.19%,长途转院有效率90.63%,总有效率75.42%。结论:呼吸机在危重病人的长途转运中有着积极作用;与院内相比,其应用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