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型过敏性紫瘫,特别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早期诊断不易,容易误诊。我院自1989年以来收治腹型过敏性紫癜40例,误诊13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6例,均为农民。年龄6~64岁,<20岁11例。误诊时间最短3天,最长14天。 误诊病种为肠蛔虫症3例,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例,急性菌痢1例,急性胆囊炎1例,伤寒1例,出血性小肠炎1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1982年夏季140例婴幼儿胃肠炎的临床分析及病原学的研究,发现本病的临床过程和病原学与过去的认识有所不同。过去认为夏季婴幼儿胃肠炎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而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本文材料分析夏季婴幼儿胃肠炎的病原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已下降为5.98%,而以病毒病原居多数,占72%,电镜检出轮状病毒颗粒占32%,血清学检查抗轮状病毒抗体阳性占38%。夏季婴幼儿胃肠炎传染性强,抗生素治疗对病毒性肠炎无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笼诱法和粘蝇纸法在苍蝇密度监测中的差异,为选择更合适的苍蝇密度调查和灭效评估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同一环境地点中同时布放粘蝇纸和捕蝇笼进行比对试验,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粘蝇纸法的平均密度为6.44只/张,笼诱法的平均密度为1.81只/笼,经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粘蝇纸法和笼诱法所诱捕的优势蝇种均为家蝇,其次为丝光绿蝇,在诱捕成蝇的种群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粘蝇纸法能捕获监测环境中更多的苍蝇,更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苍蝇密度。  相似文献   
4.
5.
厂矿女职工妇女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0 0 3年 9~ 10月进行的厂矿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 ,采取综合措施 ,降低患病率。1 资料与方法1.1  普查对象 :2 0 0 3年 9~ 10月我院对新都区厂矿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 10 0 2例。年龄 2 4~ 72岁 ,平均 36 .3岁 ,文化程度初中以上 ,大学本科以下。干部 133人 ,占 13.2 7% ,医生和教师 2 1人 ,占 2 .0 9% ,工人及技术员 84 8人 ,占 84 .6 3%。2 0~ 2 9岁 86人 ,占 8.5 8% ;30~ 39岁 385人 ,占 34.4 2 % ;4 0~ 4 9岁 193人 ,占 19.2 6 % ;5 0~ 5 9岁 2 0 9人 ,占 2 0 .0 8% ;6 0岁及以上 12 9人 ,占 12 .87%。1.2  检…  相似文献   
6.
斑秃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斑秃患者皮损部位HCMV-DNA,并设正常人对照。旨在发现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斑秃发病的关系。一、临床资料选择1998年8月至2001年8月3年中,就诊于长春市儿童医院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为斑秃的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48岁。对照组30例,为健康人,年龄及性别与观察组基本一致。两组均未发生过严重感染性疾病。斑秃病期1~15个月。二、实验方法1.标本采集:将斑秃皮损部位以裂解液拭子涂擦后,采用PCR…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城区蚊虫对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等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城区除四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蚊蚴浸渍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梅州城区致乏库蚊野外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是2.4624;白纹伊蚊野生品系对敌敌畏的抗性系数为1.3050。结论梅州城区致乏库蚊对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耐药性,白纹伊蚊野生品系对敌敌畏依然是处于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8例酒精诱发心律失常,并就其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理作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8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为27~50岁.平均为37.3岁,饮酒史为3~20年,平均为7.8年.诱发心律失常有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梅州市公共场所杀虫灭鼠效果,推动城区除四害工作。方法在消杀前后各做1次密度监测,用密度下降率评估杀灭效果。结果梅州市城区此次公共场所杀虫灭鼠活动后蝇、蚊、鼠密度下降率分别为57%、25.7%、18.8%。结论灭蝇效果较明显,灭蚊、鼠未收到预期效果;防治病媒生物应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根据防治靶标选择药物和器械,方能取得最佳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梅州市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梅州市2004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分类和分析。结果化学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71.65%;天然有毒植物中毒痛死率最高,为7.14%。结论加强农药和毒鼠强等有毒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宣传,提高民众辨别有毒植物的能力;加强对集体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