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皮肤病患者血清IL-8含量测定张开明,周敏,尹国华,任进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030009)白细胞介素8(IL-8)是80年代后期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是炎症和免疫反应的一种重要的介质。我们对82例感染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了血清IL-8含量...  相似文献   
2.
3.
化学致癌物质是肝癌病因学中的重要因素,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苯巴比妥(PB)、二乙酰胺基芴(2-AAF)等已知的致癌物建立的各种致癌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化合物的潜在致癌性及癌变过程的机制研究.本文介绍了包括中期致癌模型、抵抗性肝细胞(resistant hepatocyte,RH)模型、转基因动物致癌模型、中期致肝癌模型及多器官致癌模型等常用模型有其各自的特点及用途.  相似文献   
4.
任进书 《家庭保健》2014,(12):96-96
从1971年1月起,我在郑州郊区十大知青农场之一的祭城农场,度过了六年知青岁月。 1972年8月的一个晚上,我因为劳累早早就睡了。大约是夜里10点,我突然感到好像有一只手压在我的心口上——俗称梦魇了,我喘不过气来,似乎床也在晃动、最终,我努力睁开双眼,挣扎着坐了起来。我发现床有点歪斜,打开手电筒一照,又见紧贴着墙的床边掉下一大块土。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六种疗法疗效比较与治疗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的治疗关键是清除HBV,其主要途经是:①用药物直接抑制或杀灭HBV。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免疫机制清除病毒。目前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种类很多,常用者如干扰素、Ara-AMP、无环鸟苷、胸腺肽、IL—2等。另外,近年来开展了苦昧叶下珠及LAK细胞回输治疗,这些药物或疗  相似文献   
6.
脂质体-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初步观察陈义,任进余,吴斌,李彩东,张瑛,沈钟我们应用脂质体包封IFN制成脂质体-干扰素(L-IFN),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观察了L-IFN对血清中HBV复制标志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药物制备:脂质体膜材料由本所...  相似文献   
7.
任进 《毒理学杂志》2007,21(4):280-281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目的是提供新药对人类健康危害程度的科学依据,是药物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判断药物能否进入临床试验的第一要素。药品的3个基本要求,安全、有效和可控,无论是对研发者还是监管者来说,药物的安全性总是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最重要的是毒性病理学研究,而毒性病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从形态学的侧面,研究实验动物给予外界因素后,所引起的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差异,来阐明外界因素所引起形态变化差异的剂量-效应关系。确定损伤的靶器官、靶部位,形态变化的性质特点和程度及其变化过程和转…  相似文献   
8.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的致病因素,已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有关AA肾毒性机制的研究目前已成为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马兜铃酸I(AAI)是马兜铃酸的主要毒性成分,氧化和还原是AAI体内快速清除必不可少的代谢过程。参与AAI氧化还原的代谢酶及此代谢过程在AAN中的作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对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AI肾毒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体接触各种潜在毒性有机阴离子,包括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代谢产物;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多种药物、农药和动植物毒素等。快速有效地清除其中的毒性物质是机体最好的防御方式。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介导的跨上皮主动转运通常是其中的限速过程。因此,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的种类、分布及其转运与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