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着色真菌蟾蜍分离株的致病性。方法:抽样取着色真菌蟾蜍分离株与标准人分离株对照,制成菌悬液,做小鼠腹腔接种,观察接种后小鼠的外观表现,做菌种逆培养和观察内脏病理变化。结果:蟾蜍分离株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裴氏着色霉和甄氏外瓶霉与病人分离株一样,在接种28天后,均可从小鼠脏器逆培养出接种的菌种,并引起内脏病变,形成结核样肉芽肿,肉芽肿内均可查见棕黄色硬壳小体。而瓶霉和外瓶霉属菌种逆培养结果均阴性。结论:从野生蟾蜍分离出的卡氏枝孢霉、疣状瓶霉,裴氏着色霉和甄氏外瓶霉与病人分离株一样,对小鼠有致病性,故可能是人着色芽生菌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2.
皮肤垢着病样糠秕孢子菌感染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关于皮肤垢着病和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的报道逐渐增多。我科发现1例皮肤垢着病,对其皮损进行真菌学检查发现糠秕孢子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告了1047例石膏样毛癣菌病。男479例,女568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70岁;以秋季最常见。起病较急,皮损炎症较明显,以面癣的发病率最高。作者发现石膏样毛癣菌病为发内外型。用石蜡切片,乳酸酚棉蓝染色法检查该菌效果好,值得推荐。发病季节和患者的分布提示人癣与畜癣密切相关。因此,防治畜癣对人类有重要意义。本文还总结了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
3年来 ,在我科性病门诊 ,确诊的 180例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中 ,10例合并糖尿病 ,经过控制糖尿病后 ,该组病例全部治愈 ,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年龄 32~ 6 2岁 ,平均 4 8岁。病程 14~ 4 8个月 ,平均 2 0个月。发病前均有非婚性乱史。因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故来就诊。皮科情  相似文献   
6.
万俊增 《山东医药》2001,41(15):53-53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一组以紫癜样皮疹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毛细血管炎性皮肤病 ,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皮肤病、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肤病和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上述三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均相似。1 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与体内感染性或中毒性因素有关。重力和静脉压升高、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是重要的局部诱发因素。病变处可见淋巴细胞围管性浸润 ,毛细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外溢和崩溃、含铁血黄素沉着 ,常缓慢进行 ,且时轻时重。2 临床表现2 .1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  相似文献   
7.
1989~1993年,我们采用皮质激素加同型血浆治疗13例皮肌炎,经1~5年随访,效果满意。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7~58岁,平均31岁;病程50多天至1年,平均6个月。有典型的眼睑红斑10  相似文献   
8.
吴绍熙教授192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自幼谙熟儒学经典,1951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住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工作,1955年攻读研究生,师从杨国亮教授,1958年毕业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工作至今。在医科院皮研所创建了全国真菌保藏中心,历任皮肤病研研究副主任、真菌病研究室主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国家科委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委员兼医学真菌中心主任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35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死亡率为8.6%,比己报告的低,并就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皮损内的脓液污染活树皮、腐木、锯末、麦秆、沙土和黄土,可见皮损内的着色芽生菌厚壁孢子能在上述物质中很快转成菌丝相,并可与多种杂菌共生。从中分离出卡氏枝抱霉纯培养,污染后第28天分离阳性率达52.2%。结果提示着色芽生菌病患者排出体外的病原菌能污染环境,这种污染作用是造成此病地区性流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