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9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480篇
口腔科学   156篇
临床医学   1369篇
内科学   931篇
皮肤病学   132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4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704篇
综合类   3024篇
预防医学   1361篇
眼科学   169篇
药学   1068篇
  3篇
中国医学   952篇
肿瘤学   27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以系统化、标准化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于眼科医院新冠疫情精准防控切实可行的防控体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自2020年2月24日至3月2日期间,以标准化病毒核酸检测联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检测作为所有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常规检测项目,同时也为返岗员工提供病毒核酸检测。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受检者对鼻咽拭子采样的接受度以及核酸检测结果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99例患者血液学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异常比例,其中SAA检测结果增高1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低12例、增高5例,白细胞计数增高11例、减低1例,CRP增高2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33例本院职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12%的受访者对鼻咽拭子采样接受度评分较低。受检者在核酸检测前后思想压力评分较高的比例分别为46.7%和6.7%。结论:该项举措一方面为术前新冠病毒肺炎筛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隐性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可能,有利于减少二次传播的风险,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有利于调整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并缓解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共34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占20.9%;革兰阴性菌2717株,占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72.3%,耐甲氧西林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4%、50.7%和19.4%。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5%和36.0%,其他菌属的耐药率低于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80.3%和79.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3%(171/546)、0.6%(3/508)和0.7%(3/416)。结论 本院革兰阴性菌呈增多趋势,尤其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高度关注,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9年1月内收治的8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而研究组给予罗红霉素分散片与玉屏风散加味方联合治疗,治疗14 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咳嗽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入NICU的1 057例重症细菌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发病日龄(7 d)、羊水污染(Ⅱ、Ⅲ度)、感染类型(医院感染)、住院时间(≥14天)、机械通气、Apagar评分(7分)、胎膜早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0天)、更换抗菌药物(≥3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12个因素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换抗菌药物(≥3种)、Apagar评分(7分)、感染类型(医院感染)、机械通气、羊水污染(Ⅱ、Ⅲ度)是NICU中重症肺炎新生儿多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NICU新生儿重症肺炎多种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予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速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47/47),优于对照组的95.74%(45/4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2周后WBC、ESR、hsCRP、PCT及RR明显下降,SpO_2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2周后ESR、hsCRP、PCT及SpO_2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8.
血液中分离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9岁,于11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并伴关节疼痛,影响活动及行走,并发现下肢腿部出现红色皮疹,就诊于外院,诊断为皮肌炎,给予激素和抗炎治疗无明显缓解,仍有间歇性发热,后入我院。经查T39·2℃,WBC18·4×109/L,N0·86,L0·14,HB139g/L,ESR25mm/h,ACT22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陪熟人到薛城区人民医院去看咳喘,借机到各科去转了转,笔发现医院又给人一个惊喜:儿科病房布置得就像游乐园,到处都是卡通画,走廊里悬挂着花藤彩带。门诊大厅又添了“全自动导医小姐”——电子显示触摸屏查询系统,人们只消动一动手指,屏幕上就为你显示出包括专家特长、专家值班表、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各种手术与检查收费标准,以及药品价格及变化情况。一个个身着米白色制服,笑意盈盈的护士,举止得体,服务规范,看起来就像空姐……该院是在搞花架子,做表面章,还是真正方便病人?笔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其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备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就成为每个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重要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制作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更新、充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