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主观认知下降(SC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默认网络(DMN)的异常改变,揭示其演变规律,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纳入SCD患者35例,MCI患者88例,健康对照(HC)者32名。收集受试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数据以及3D-T1WI及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数据。以后扣带回(PCC)作为种子点,分析SCD、MCI的DMN功能连接变化。结果 与HC组相比,SCD组双侧前扣带回(ACC)的功能连接降低,右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增强;MCI组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额上回/左侧ACC、部分右侧颞中回/角回的功能连接降低,右侧中央前回、双侧岛叶/双侧额下回、右侧中扣带回/右腹侧ACC、右侧补充运动区、左侧小脑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随着疾病的进展,MCI在SCD的DMN功能连接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了更为广泛的功能连接异常,提示了SCD是介于MCI和正常老年人之间的中间阶段。  相似文献   
2.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是通过对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间断性慢性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神经调节技术, 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的疗效显著, 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难治性癫痫、抑郁症和偏头痛等疾病的治疗。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术(taVNS)是一种基于传统VNS及迷走神经解剖特点发展而来的新型无创性神经调节疗法, 具有广泛的中枢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认知相关脑皮质及神经核团功能、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神经递质传递等, 改善认知状态, 在认知相关疾病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围绕taVNS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调节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