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氟是自然界固有的化学物质,是地球表面分布广泛的元素之一。在许多环境介质中都有存在。氟可通过饮水、食物或空气进入机体,对机体产生作用。过量的氟化物造成了机体的中毒,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地方性氟中毒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极为密切,如铜、铁、锌、镁等在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微量元素与地方性氟中毒的关系,我们对42例氟斑牙儿童与31例健康儿童头发中的氟、铜、铁、锌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全国地方病标准委员会2006年度工作会议于2006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昆明市召开。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白呼群副局长、预防控制局地方病防治管理处李全乐处长、卫生监督中心标准处谷京宇副处长、中国CDC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地方病标准委员会孙殿军主任委员、刘开泰、陈组培、申红梅(兼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以及标准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饮水型与燃煤污染型病区内氟骨症患者骨关节损害X线表现的差异及原因,比较了吉林和贵州两类病区氟骨症患者的骨关节X线 表现。结果发现,两类病区患者X线和下象大体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表现为饮水病区患骨纹改变多见,而燃煤污染病区患者骨周软组织钙化、骨化更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不同入路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选择经后腹膜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0.39±8.51)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5±1.08)d、引流时间(3.24±1.37)d、尿管拔除时间(12.01±3.14)d、住院时间(14.36±3.25)d均短于对照组的(185.07±12.44)min、(3.56±1.42)d、(5.43±1.89)d、(16.95±3.47)d、(21.68±5.73)d,术中出血量(422.05±31.86)ml少于对照组的(618.37±50.6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IIEF-5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可发挥显著应用价值,且经后腹膜入路较经腹腔入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更利于促进其性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大黄赤芍汤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黄赤芍汤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大黄赤芍汤煎剂灌肠2次/d,疗程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的肝功能得到改善,PT降低,PTA升高(P<0.01),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大黄赤芍汤灌肠可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确定和寻找地方性氟骨症(ESF)X 线早期征像,本文统计分析了28例具有 X线早期改变的 ESF 患者 X 线照片,并设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利用我所现存的500余份 ESF 患者 X 线照片,按 Roholm 和中央地办室1981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标准(试行),将 X 线改变分为正常、早期改变、Ⅰ、Ⅱ、Ⅲ度。取临床资料较完整并属 X 线早期改变的28例病人照片(ESF 组)  相似文献   
8.
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地砷病有饮水型和燃煤型2种,饮水型主要分布在美洲和亚洲,其中,孟加拉、印度、中国是病情最重、病区面积最大、受害人口最多的国家;燃煤型是我国特有的地砷病类型,分布在贵州和陕西2省[1]。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氟骨症的关节损害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长青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18(2):159-160,F003
氟对关节的损害国外早有报道。80年代初,这一问题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并做了一些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对氟骨症关节改变的研究还远不够深入,对这种改变的机理及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阐明。为能使这方面的工作更深入一步,本文综合以往有关研究结果予以分析,以供同道...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1964年,发现该病在我省有较大面积的流行,并查清了当地居民饮用的浅井水氟含量过高是造成该病流行的原因。同年,试用打深井改饮低氟水的方法来防制氟中毒。为了解改水后的防制效果,以及改水病区流行病学特点与概貌,作者在不同改水时间采用多项指标对改水后的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了追踪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时间与地点 在改水初的1964年及改水后的1974、1980、1985、1990和1995年分别对乾安、农安、大安三县的尔字、令字、刘家围子、小能、位字、小松、东宾、大宾、东鞠、东南竞屯的居民及氟骨症患者分别进行了调查。同时在上述地区选择条件类似的非病区小帅屯及未改水病区腰陶和逯家屯作为对照观察点做了与改水病区内容相同的对照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