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5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纯保守治疗,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抗脑水肿等,治疗组在以上疗法基础上使用锥孔脑室持续引流,比较两组病死率及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8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81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3%,对照组总有效率65.43%,两组比较,P<0.01.结论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对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在颅脑外伤的应用(摘要)余琦,许泽清,黄自琪从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对90例脑外伤患者局部大脑功能受损的程度、疗效评价及预后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治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纳洛酮和大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神志改善的疗效.方法: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大黄灌肠.结果:治疗组8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以治疗组为优.结论:应用纳洛酮和大黄灌肠改善肝性脑病神志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1993年10月至199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颅脑外伤患者90例进行了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及头颅CT检查,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9~58岁,平均31.13岁,门诊急诊CT正常者26例,硬膜下(外)血肿18例,脑挫裂伤,脑内血肿46例。  相似文献   
6.
1980年1月至1984年12月,我科收治散发性脑炎165例,其中复发型16例,占9.7%,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根据: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广泛或局限性脑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排除其它脑部疾病及精神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从1998年1月至9月,我科对60例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进行了噻吗灵(Shiomarin)与复达欣(Fortum)治疗的对照性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共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噻吗...  相似文献   
8.
1983年11月至1984年3月,我科用酚妥拉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发期支气管哮喘30例,取得了较好的平喘效果,报告如下: 材料、方法及结果 30例均系内科住院患者,且多为再入院或多次住院者。年龄为40~49岁5例,50~59岁11例,60~69岁12例,70岁以上2例。合并Ⅲ°心衰14例,其中合并肺性脑病及低钠血症各1例;合并Ⅱ°心衰16例。治疗方法:取酚妥拉明7mg,庆大霉素8万U加入生理盐水30ml进行超声雾化吸入30分钟。超声雾化吸入期间,停用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后头痛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可能是外伤后大脑皮层与皮层下互相之间的功能紊乱所致,或是外伤时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本文通过SPECT脑血流显像检查,了解颅脑外伤后脑皮层缺血灶与头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透析可引起铝蓄积的危险性已为人所共知,会导致脑病,骨软化和贫血。作者有鉴于此,故监护透析病人的血浆和透析液中铝的浓度。并设法保持血液透析液的铝浓度在1μmol/L 以下,腹膜透析液的铝浓度则通常为0.7±0.4μmol/L。在血透和持续性不用卧床腹膜透析(CAPD)开始后,两者的血浆铝浓度均上升,但以血透者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