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在X线体检中减少照射剂量的方法。方法:应用东芝500mA遥控X线机、FJ-427型热释光剂量仪等设备,对100名3~5岁儿童体检时,随机分成两个对照组、每组50名,分别接受胸透或平片检查,对检查测得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透时胸部接受的照射剂量是平片的22倍多,其它部位接受的X线散射剂量平均值之比亦在20~30倍之间。结论:在儿童X线体检中应采用常规胸片替代胸透,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9例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13个病灶呈低密度,2个病灶呈高密度,4个病灶未能显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78.9%;CT增强扫描动脉期10个病灶表现呈周边薄环状增强,3个病灶呈高密度,4个病灶无增强呈等密度,2个病灶未能检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89.4%:门脉期11个病灶呈厚环状增强,4个病灶呈等密度,3个病灶均匀增强,呈高密度,1个肿块未见显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94.7%;延迟期7个病灶呈不定形轻度增强,呈低密度,4个病灶呈等密度,8个病灶明显增强,呈高密度,病变敏感性为100%。9个病灶MR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或略高信号,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动态增强扫描6个病灶表现为缓慢增强型:3个病灶表现为快速增强型: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MR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肝内与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区,全市有17个乡镇,536个行政村,1861个自然村,总人口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1用高千伏摄片时常常出现曝光明显不足 ,只见淡淡影像。用普通条件摄片正常。故障分析只有淡淡影像 ,说明可能千伏不够 ;灯丝电压低 ;时间变短。由于用普通条件摄片正常而高千伏摄片时才出现故障 ,考虑灯丝电路及时间电路基本正常,可能是高压发生器 ,电缆 ,球管耐压不足。故障检修如果高压部分耐压不足 ,电源电流应比正常大。用出现故障的最低条件试机。120千伏 ,100毫安 ,0.02秒。曝光时看电流表 ,约为30安。正常时约为50安。由于比正常低 ,所以加长时间0.05秒再曝光。电流约为40安。再用0.1秒。0.2秒试机 ,均约为40安。可见高压部…  相似文献   
5.
1 故障现象 开机后、机器的设置条件在300mA档时工作正常,而设置在其他毫安档时机器的最高使用条件明显减小,即机器提前过载.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21日,第二届内地-香港大学口腔正畸学系合作联席会议在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在第十四次国际颅颌面发育和功能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召开期间举行。继去年6月在深圳召开首届联席会议,本届会议就各方合作交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而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其中,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它是临床表现、危险层次及预后不一致的一组疾病群。研究表明ACS早期危险分层有助于指导治疗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全部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例行DSA检查,2例行CT检查.结果:MRI平扫病灶形态呈哑铃状或足底向外的葫芦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均匀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CT表现呈圆形略高密度均一肿块,增强后同样明显强化,DSA不显影,术前影像定性诊.断准确率50%(3/6).结论: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有其特异性,呈哑铃形或葫芦状的等、长T1,长T2信号改变,较具有特征性,但需与脑膜瘤、垂体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认识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MRI上环形强化病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结果32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37.50%),转移性肿瘤10例(31.25%),脑脓肿5例(15.62%),颅咽管瘤2例(6.25%),结核性肉芽肿1例(3.13%),脑囊虫病1例(3.13%),多发性硬化1例(3.13%)。肿瘤性环形强化表现为厚壁、形态不规则、不光滑;而非肿瘤性环形强化表现为形态规则、光滑、壁厚薄较为均匀。结论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M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全身性疼痛、贫血、出血、肾功能损害、发热、肺部感染和全身乏力等.32例患者不同部位X线摄片的阳性率分别为颅骨85%、肋骨56%、脊椎53%、肩胛骨46.1%、骨盆43%、股骨37.5%、胫骨33.3%。15例脊椎CT均显示明显骨质破坏。12例脊椎MRI中有10例示明显信号改变。18例ECT全身骨扫描全部出现多骨的浓聚灶.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征性。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穿凿状或虫蚀状骨质破坏及广泛的骨质疏松;X线平片检查尤其是头颅、骨盆、腰椎、肋骨及骨痛部位。应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的常规筛查,CT、MRI及ECT检查对早期和不典型多发骨髓瘤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