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皮肤结核3例     
现将于2000年~2001年我所3例确诊为皮肤结核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除了早期积极胸腔抽液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 ,合理的、足疗程的全身抗结核治疗是防止复发或进展为肺结核的重要环节。本文收集 32例曾患结核性胸膜炎 ,首次发病均于综合医院确诊并予治疗的患者 ,因症状缓解、 X线胸片 (B超检查 )吸收或好转、药物副反应等因素而中断抗结核治疗的患者 ,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1 2月复发或进展为肺结核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2例中 ,男 1 9例 ,女 1 3例 ;年龄 2 4~ 51岁。少量积液 7例 ,中量积液 1 7例 ,大量积液 8例。1 .2 首次治疗及转归 :抽胸液 …  相似文献   
3.
鼻咽结核属上呼吸道结核,因其排出的分泌物含有结核菌,亦具有传染作用.  相似文献   
4.
吡嗪酰胺 (PZA)是抗结核药物中高效杀菌药之一 ,与其它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初、复治结核病化疗方案中的强化期治疗。本文观察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4月因患结核病接受抗结核治疗 (强化期 2~ 3个月 ,巩固期 6个月 )的患者中 ,有 36例在强化期 (含 PZA)治疗期间出现皮肤暴露部分日光晒样色素沉着 (红棕色改变 ) ,强化期治疗结束 ,继续巩固期治疗 (停PZA) ,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中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17~ 6 8岁 ,平均4 2 .5岁。结核分型[1 ] :粟粒性肺结核 ( 型 ) 2例 ,继发性肺结核 ( 型 ) 2 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年来厦门市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分析影响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因素,以期为制定本地区行之有效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厦门市各结核病定点医院门诊登记的所有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共776例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信息。收集痰标本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采用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排除痰菌培养阴性,菌株污染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7例,最终获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的729例。利用SPSS18.0软件中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病耐药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厦门市总耐药率为27.2%(198/729),总耐多药率为9.7%(71/729),初治耐药率为23.4%(134/573),复治耐药率为41.0%(64/156),初治耐多药率为7.3%(42/573),复治耐多药率为18.6%(29/156);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最高的为异烟肼16.5%(120/729),最低的为乙胺丁醇6.9%(50/729);复治患者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X2值为19.286,P〈0.01),是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OR=2.154,95%CI=1.467-3.163,Wald X^2=15.319,P〈0.001)。结论厦门市耐药结核病疫情不容乐观,复治化疗史是耐药结核病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上肺叶结核播散至中下肺叶结核临床上亦常见.但单独发生在下肺叶的结核相对较少,因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易同好发于下肺叶的一般炎症混淆而误诊,延误及时的抗结核治疗,导致结核病的传播,严重增加结核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现就结核门诊近两年内25例菌阳下肺叶结核延误诊治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厦门市公众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择厦门市10 352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2015年对原调查对象随机抽样600例回访调查。知晓率和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8.3%,达标率35.7%,全部知晓率14.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区域是公众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2015年回访调查,有效问卷526份,核心信息知晓率73.1%,较2014年同一人群的49.5%有所提高。结论厦门市公众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老年人、女性、农村地区人群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