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鲁荣华  杨群  杨列永  李苓 《肝脏》2012,17(4):254-255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BV DNA阳性肝细胞癌(HCC)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HBV DNA阳性(>103拷贝/mL)的HCC患者122例,随机分为TACE+恩替卡韦治疗组(60例)和TACE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 DNA定量、实体瘤体积变化和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1年及2年后,治疗组HBV DNA定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x2=26,34,P<0.05;x2=14.69,P<0.05),Child-Pugh积分较对照组降低(7.15±1.25与8.34±1.66,7.40±1.52与9.89±1.63),治疗组和TACE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7.1%( P<0.05),实体瘤缩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x2=0.02,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可改善HBV相关性HCC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针刺为主治疗弱智儿童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华莎  鲁荣华 《四川中医》1995,13(12):49-49
我们采用广州中医学院靳瑞教授独创的“靳三针”疗法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3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2例,女8例;1—5岁8例,6—10岁14例,11—15岁7例,15岁以上1例。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18岁以前发病,大部分病例根据临床确诊,部分病例做脑电图、CT检查,排除假性弱智及大脑质器性病变,且能坚持一个疗程的治疗者为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临床大量资料表明单一抗病毒治疗疗效不理想。联合用药已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出路。本院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达到协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计拉米夫丁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178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的人群进行检测,并应用拉米夫丁对其中33例病人治疗6月,观察其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型肝炎HBV-DNA、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1178例共检出65例携带乙肝病毒者,总体阳性率5.52%;男22例,女43例.肝功能异常率43.08%.拉米夫丁应用1月HBV-DNA转阴率96.97%,应用6月可改善治疗组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拉米夫丁可以迅速降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的滴度,改善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岁。因厌食、乏力、尿黄5天,昏迷4小时,抽搐5次,于2003年8月17日入院。患者5天前出现厌食、乏力、尿黄,4小时前出现昏迷,并阵发性抽搐5次;查体:T37.2℃、P92次/分、R28次/分、BP100/60mmHg,浅昏迷:巩膜轻度黄染,双眼位内斜,外展受限,颈抵抗,心肺无异常,双侧巴氏征(+)。患病前双眼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根据住院期间糖皮质激素治疗情况分为糖皮质激素组(地塞米松10 mg/d静脉推注,连续5 d)21例,非糖皮质激素组27例。同时收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40例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健康体检者40名为健康对照。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白蛋白、HBV-DNA载量、IL-2及IL-10水平,使用终末期肝病模型进行评分。结果血清IL-2和IL-10水平在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IL-2和IL-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2和IL-10在糖皮质激素组与非糖皮质激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0与TBILJNR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糖皮质激素组总生存率为85.71%,明显高于非糖皮质激素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 IL-2联合IL-10预测6个月生存情况的AUC为0.905,高于IL-2和IL-10单独的ACU值。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血清IL-2和IL-10可作为该类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