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脐带血清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HLA┐DR基因表达的影响韩颖阎征马恩普刘秀珍刘明东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新鲜的脐带血获自解放军第301医院,保存不超过24h;10份无关个体外周血(含肝素25IU/ml)取自解放军第307医院中心血...  相似文献   
2.
张源  马恩普  潘蓓  汪洋  买志彬 《武警医学》2022,33(12):1016-1019
 目的 探讨视频终端尺寸对儿童视疲劳的影响。方法 选取儿童30名为研究对象,年龄8~13岁,所有受检者在相同条件下,每人均通过手机、平板和电视3种视频终端观看2节20 min的课程视频,比较观看后的视力、瞬目次数及Schirmer试验数据。结果 (1)观看课程视频后,3种终端双眼视力较测前(右眼5.00±0.00,左眼5.00±0.00)均有所下降(P<0.05),手机组(右眼4.90±0.05,左眼4.86±0.07)低于电视组(右眼4.98±0.02,左眼4.9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看视频35 min时,各组瞬目次数较基础值(12.10±0.88)显著增加,其中手机组(22.80±1.48)高于平板组(19.70±2.06)和电视组(17.10±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Schirmer试验显示,观看视频后,各组双眼泪液分泌量较基础[右眼(12.30±1.06)mm,左眼(12.30±1.49)mm]明显增加,其中手机组[右眼(20.40±1.84)mm,左眼(20.70±2.45) mm]多于平板组[右眼(17.40±1.17)mm,左眼(17.70±2.00)mm]和电视组[右眼(15.30±0.82)mm,左眼(15.60±1.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使用视频设备后会产生视疲劳,屏幕较小的视频终端比大屏幕终端引发的视疲劳症状更重。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实体瘤的临床报道较多,发展迅速。本报告307医院肿瘤科于1994年3月至1995年9月期间采用强烈化疗结合PBSCT治疗小细胞肺癌10例,男性9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4.9岁,均为经过常规治疗失败后进行强烈化疗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化疗1例,G—CSF1例,G—CSF 化疗3例,硫酸葡聚糖 G-CSF2例,单纯硫酸葡聚糖3例。干细胞采集2次3例,1次7例。2例患采集干细胞数较多,单个核细胞数分别为1×10^8/kg和0.6×10^8/kg,CFU—GM分别为0.4×10^6/kg和0.15×10^6/kg。经卡铂1500mg,VP—161000mg,阿霉素120mg化疗后患1例PR,1例至今无复发,这2例患白细胞下降最低点分别为0.2×10^9/kg和0.4×10^9/kg。血小板下降最低点均为4×10^9/L,达到移植水平,目前均存活。另8例患中,肿瘤PR4例,无变化4例,这8例患骨髓抑制也十分明显,6例白细胞下降Ⅳ度,6例血小板下降Ⅳ度。其他尚有消化道反应、脱发等反应,由于精心护理,无治疗引起死亡发生。作认为,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放疗均十分敏感,是PBSCT的适应症,但要考虑病期,身体状况,治疗方案等因素,而且这一治疗方法要求层流无菌病房,治疗费用也相当昂贵,固此强烈化疗结合PBSCT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探索阶段。作对PBSCT的优点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SOD保养液延期保存过程中红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 ,应用透射电镜对SOD保养液 4℃保存全血于保存第 0 ,42 ,75及 85天动态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GMA液同期保存的标本作为对照 ,应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具有重复测量的三因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保存第 42 ,75及 85天 3个时间点下 ,SOD保养液组红细胞形变率均低于GMA组 (P <0 .0 1)。SOD保养液组 42 ,75和 85天的红细胞形变率与GMA液保存 42天的红细胞形变率无显著性差别 ,甚至更低。结论 :SOD保养液在 4℃延期保存条件下有利于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相似文献   
6.
冰冻干燥红细胞超微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冰冻干燥红细胞在电镜下的形态变化。全血采自健康献血者 ,实验分为 3组。组 1:新鲜红细胞 ,4℃保存不超过 2 4小时 ;组 2 :红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 35 %的甘油 ,- 80℃保存 2 4小时 ;组 3:红细胞经过预处理 ,冰冻干燥 16小时。对解冻红细胞或水化重悬冰冻干燥的红细胞进行计数 ,电镜下观察 3组红细胞超微结构 ,并对电镜下红细胞平均直径、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进行图像分析。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代表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冰冻干燥后红细胞回收率为 5 3% ,红细胞具有圆盘状的结构。组 1红细胞平均直径(μm)、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分别为 4 .7± 0 .4 ,0 .14± 0 .0 2 ,1.5 8± 0 .4 6 ;组 2红细胞平均直径 (μm)、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分别为 4 .6± 0 .7,0 .14± 0 .0 2 ,2 .35± 0 .6 4 ;组 3红细胞平均直径 (μm)、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分别为 4 .4± 0 .4 ,0 .17± 0 .0 5和 2 .35± 0 .4 6。对电镜下红细胞平均直径、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元方差分析的Wilks′Lambda检验显示 ,组 3与组 2之间无显著差异 ,组 3与组 1相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冰冻干燥红细胞具有相对完整的超微结构 ,平均直径及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冰冻保存红细胞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和常规LASIK手术矫治近视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7年6月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及同期行常规LASIK手术的所有患者,排除门诊随访数据不全的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24.53±3.56)岁,屈光度-2.00-12.00D,按屈光度分组:A组(-2.00~-3.00D)、B组(-3.25~-6.00D)、C组(-6.25-10.00D)、D组(-10.00D以上).复查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总体像差、对比敏感度、屈光度.结果:①视力及屈光度: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在各组中均较稳定,而常规LASIK手术的视力在A组、B组较稳定,C组、D组有回退;②像差RMS值: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与常规LASlK手术比较在A组无差别,在B组、C组、D组有显著性差别;③对比敏感度(CS1、CS2、CS3、CS4):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与常规LAsIK手术比较A组在4种条件下无差别,B组、C组在CS2、CS3、条件下下降,D组在CS1、CS2、CS3、CS4条件下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波前像差引导下的LASIK手术矫治中高度近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较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波前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标准LASIK治疗近视眼的术后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接受Zyoptix波前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0例(149只眼)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行标准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176只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术后视觉质量.结果 ①视力变化:术后6个月,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1行以上的患眼为76眼(5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眼(30.1%,P<0.01);裸眼视力高于术前矫正视力的患眼为53眼(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眼(17.6%,P<0.01).②屈光度变化:术后3个月对照组开始出现屈光度回退呈轻微欠矫,而试验组回退很少,基本趋于正视状态.③对比敏感度变化:术后1个月,2组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下降,尤其以中频和高频下降明显,术后3个月,2组对比敏感度较1个月时略有增加,试验组增加明显.术后6个月,试验组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有提高,而对照组趋于术前水平.④高阶像差变化:术后2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均较术前增加,但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 Zyoptix波前引导LASIK治疗近视的术后视觉质量优于标准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2-3年来有关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中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并与骨髓移植相比较。在国外自体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某些癌病症人的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迅速兴起,移植病人逾千例,尽管移植物中混入了比骨髓多10倍以上的T淋巴细胞,但急性移植物宿主病(AGVHD)(Ⅱ-Ⅳ度)发生率为35%(91/258),不高于骨髓移植的48%(187/383);其中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含硫量较低的硫酸葡聚糖(DS)的合成方法,并详细地研究了DS不同含硫量与过敏反应的关系,初步找到了一个可供人体静脉注射用的DS含硫量的范围。DS的分子量在10kDa以下,这个范围分别为10.6%-11.8%(以分子量为5kDa的进口葡聚糖为原料)和12.0%-13.0%(以分子量为4kDa的国产葡聚糖为原料)。初步探讨了影响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和豚鼠过敏反应的某些因素,为DS作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用于临床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