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上腹剧痛6h伴呕吐入院。 体检:T37.4℃,P90次/min,R21次/min,BP13/8kPa;急性痛苦面容,全腹压痛,以上腹及右侧腹为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存在。B超检查显示:腹腔内游离积液。腹穿抽出淡黄色液体。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清亮胆汁液约1000mL,以右侧腹为多;胆囊正常,胆总管直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椎间盘退行性疾病(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DDD)已成为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指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老化、退化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被认为是DDD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引发患者腰痛的主要原因,因此修复IDD是治疗DDD的重点。IDD过程中伴随着炎症介质的产生、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氧化应激的发生。褪黑素作为一种吲哚类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受到研究者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褪黑素对IVD具有保护作用,对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也有一定的作用,其有望成为IDD修复的治疗药物。笔者拟对褪黑素在椎间盘退变修复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及IDD的早期药物干预和修复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运用清热止疡汤坐浴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炎,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癌命同源论     
癌症患者体内出现孕酮,正如孕妇体内分泌出的孕酮抑制T淋巴细胞,防止母体排斥胎儿一样,这种保胎激素在癌症患者体内象保护胎儿一样保护着癌细胞。由于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我们提出:癌命同源。癌细胞是一种超积极的特异性第二生命。肝癌转移细胞可继续形成胆汁及肝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动脉硬化ApoE-/-小鼠实验,探讨消癥通络法调节PPARγ相关通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5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6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中药组(22只)、对照组(22只),12周后观察小鼠状态,主动脉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变化、斑块面积,并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观察血管ox-LDL、PPARγ、CD36、AB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空白组小鼠状态良好,皮色光亮,活跃,饮食饮水正常;模型组大鼠状态较差,皮毛油腻、晦暗,神情萎靡,饮食稍差,饮水正常;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及对照组给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HE染色及油红O病理图片显示:空白组主动脉未见AS斑块;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S斑块面积显著增大;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中药组AS斑块面积明显减小。(3)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ox-LDL、PPARγ、CD36、ABCA1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PPARγ、ABCA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ox-...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芪红通络方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术,术后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当天开始,口服中药汤剂芪红通络方。于术前和术后3 d、7 d、14 d时对2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于术后14 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3 d时,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时,2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显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术后3 d时,2组患者V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患者VC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射频消融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芪红通络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正>4-邻甲苯磺酰氧基苯并唑酮(MBB)是本课题组首次设计合成的有很强抗炎镇痛活性的新型结构化合物[1],可作为潜在的非甾体镇痛抗炎候选药物。本研究根据MBB的合成路线,参照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国际协调会(ICH)颁布的《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2]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3]中对残留溶剂的相关规定,结合文献[4-6],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合成过程中用到的丙酮、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和三乙胺等6种残留溶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甾体抗炎镇痛化合物4-邻甲苯磺酰氧基苯并噁唑酮(MBB)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Odys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 1,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为25℃。结果供试品中主成分峰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MBB的线性范围为1~150μg.mL 1,回归方程为A=3 959.8C 2 831(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1%,n=9),检测限为1 n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MBB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9.
急性腹膜后阑尾炎1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1990-01~2006-01收治急性腹膜后阑尾炎患者14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晚期胃癌非手术治疗以往通常采取全身静脉化疗、生物制剂及中药等治疗,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笔者对晚期胃癌尤其是贲门部及胃体小弯侧胃癌采取经腹腔干胃左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9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晚期贲门部及胃体小弯侧胃癌非手术住院治疗患者81例,TNM分期为Ⅲ、Ⅳ期,均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行肝胆胰彩超检查及常规检查,无介入治疗禁忌证。临床表现:81例均有上腹及剑突下隐痛、上腹胀满、消瘦、贫血,进行性吞咽困难43例,伴黑便26例,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