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21例,年龄在64~85岁之间,平均72岁,其中男14例,女7例.病人均因咳嗽而就诊,伴少量白痰16例,伴劳累性气喘12例,伴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4例,夜尿增多3例,双肺干罗音18例、湿罗音5例.21例中双肺纹理增加者15例、心脏稍扩大4例.心电图显示:窦速5例、窦缓2例、室早6例、频发房早3例、房颤1例、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5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1例,陈旧性心肌  相似文献   
2.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发现,外源性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神经组织细胞损伤后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近年来,我们采用GM1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取得明显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隋彩珍  刘加游  赵慧  刘仲华 《临床荟萃》2001,16(23):1094-1094
慢性肝病时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减低 ,部分患者最终发生糖尿病 ,称之为肝性糖尿病。本文将慢性肝病 2 98例中并发糖尿病 6 9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为 1994年 7月至 1999年 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 ,诊断符合 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男 2 30例 ,女 6 8例 ,年龄在 2 5~ 6 8岁之间。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 (CPH) 6 6例 ,慢性活动型肝炎 (CAH) 132例 ,肝炎后肝硬化 (L C) 10 0例。肝性糖尿病诊断符合 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且血糖和糖尿病的好转或恶化与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多是持续性肝损伤或存在促纤维化刺激因子使肝脏内纤维性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结果.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变的必经阶段.目前,对肝纤维化的确诊主要依靠肝活检,这种创伤性检查无法准确地判断肝纤维化的活动程度,更难以进行动态监测.而血清蛋白标记物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且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于1999~2001年对224例各类肝病患者进行血清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HA)检测,以期探讨三者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右室粘液瘤1例报告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王义玲,刘仲华,隋彩珍,曲福英患者女,60岁。1992年始活动后心悸、胸闷、憋气,伴头晕、消瘦、间断发热及双下肢浮肿。多次在当地卫生院校风湿性心脏病对症治疗,症状每可缓解。近半月来,患者因劳累上述症状加...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常受基质降解及基质积聚两方面因素制约,受细胞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7.
8.
AFP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er Carcinoma PHC)的诊断作用已为医学界所熟知,但非特异性检测项目,仍有10%左右的阳性结果出现在生殖系肿瘤,妊娠及非肿瘤性肝病,后者以病毒性肝炎常见。资料显示病毒性肝炎病人约有20%~40%发现AFP升高,易与PHC混淆,给诊断带来困难。进一步搞清AFP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对早期PHC的诊断及鉴别显得愈加重要。研究证明,AFP水平对重症肝炎的愈后有一定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IR)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健康查体中心2006年6月至12月查体者中NAFLD患者100例,排除饮酒、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及糖尿病患者。同时随机选择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血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血浆胰岛素(FINS)及餐后2h血浆胰岛素(2hINS)的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比较。结果NAFLD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2hPG、FINS、2hINS、HOMA—IRI、BMI、wHR平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NAFLD患者存在着明显的IR及脂质代谢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IR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NAFLD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IR及脂质代谢异常在NAFLD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IR可能是NAFLD原发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并代谢综合征(MS)的疗效。方法:158例SAS并MS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即CPAP治疗组(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行呼吸睡眠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参数,并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胰岛素(2hP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均明显减少,打鼾消失,低氧发作次数减少,最低SaO2明显提高(P〈0.01);同时血糖、胰岛素、TC、TG浓度,SBP、DBP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PAP治疗SAS并MS除能改善SAS病情外,还能加强药物疗效,改善代谢参数,降低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