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支气管扩张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之一,由于患者多合并存在着各种疾病,所以治疗用药上各有差异。本文就本院1990年~1996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高血压病3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2例,女8例;年龄42~73岁,平均58.3岁,其中42~60岁21例,61~73岁9例。支气管扩张病史3~40年,其中10年以下15例,10~19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和难以根治等特点,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药祛疾、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24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严重危害劳动人民身体健康,重症发作时病情危险,死亡率高,故缓解期对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以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对象,采用银杏叶、酮替酚加脱敏疗法预防支气管哮喘(实验组),并与普米克-都保(Pulmicort Furbuhaler)、酮替酚加脱敏疗法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环氧合酶-2(COX-2)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协同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药物干预肺癌A549细胞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单药吉非替尼组、单药塞来昔布组、联合用药组。药物干预细胞48 h后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时间和剂量增加,单药吉非替尼与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加药48 h,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1)。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32.40%vs7.12%和8.43%;P0.01)。联合用药组S期细胞比例为(3.2±0.9)%,较单药吉非替尼组[(37.4±1.6)%]和单药塞来昔布组[(21.0±3.1)%]明显减少(P0.01);联合用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87.2±6.4)%,较单药吉非替尼组[(61.4±5.2)%]和单药塞来昔布组[(51.8±4.7)%]明显增加(P0.01)。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联合用药通过EGFR和COX-2双靶点阻滞发挥作用,有望为肺癌的化学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的含量对辨证分型的作用,作者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肺肾两虚型为本病缓解期的81.8%,痰热郁肺型、痰湿蕴肺型多见于本病急性期,分别占66.7%、55.6%。肺肾两虚型患者血清PA、TF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以TF含量下降最为显著(P<0.001),Alb含量下降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可考虑作为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型辩证分型时综合指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间歇性咯血、腐肉样咯出物、左肺上叶球形病灶江苏省杨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25001)陶玉坚,顾学仁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1994年8月6日入院。患者自1993年4月起出现间歇性咯血,每日咯血3~4口(约15ml),暗红色,并时有咳黄脓痰及白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哮喘控制测试(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二者在哮喘管理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呼吸科就诊的40例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每日早、晚监测PEF值并记录。每4周随访1次,了解PEF、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及ACT监测情况。将ACT评分20分、≥20分的哮喘患者分别用A、B组表示,将PEFpred%80%、≥80%的哮喘患者分别用C、D组表示。结果 40例患者每4周随访1次,为期6个月,共进行了280次ACT评分和PEFpred%监测。其中A组62次,B组218次,C组65次,D组215次。A组PEFpred%为(67.80±8.21),显著低于B组(84.54±3.41)(P0.001);C组ACT评分为(17.37±2.20),显著低于D组(21.67±1.38)(P0.001)。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88,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ACT评分与其PEF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民  陶玉坚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2):1690-1692
目的观察大鼠在低氧状态下出现的肺动脉高压和肺小动脉结构的重构,以及葛根素对这两个病理变化的干预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葛根素干预组。低氧组和葛根素干预组在常压低氧舱内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葛根素干预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葛根素500mg/kg,测定各组平均肺动脉压,并取大鼠左肺沿肺门横断取材,石蜡包埋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①对照组和葛根素干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均明显低于低氧组[(15.01±1.47)mmHg、(20.43±2.86)mmHg、(29.74±2.32)mmHg,P〈0.01]。②对照组大鼠肺小血管管壁较薄、管腔较大,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普遍增厚,管腔狭窄,葛根素干预组的肺小动脉管壁及血管管腔狭窄程度较低氧组显著减轻。结论慢性缺氧可导致肺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等血管重构病理改变;葛根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发展及肺血管结构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氨溴索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能有效地保护黏膜并促进损伤后修复。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lit即TFL)为TFF的成员之一,主要在小肠和结肠表达。Wiede等首次发现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TFF3,林勇等旧。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