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内脏联体婴儿的血流显像研究解放军309医院超声科黎晓林,陶成云内脏联体婴儿的联体部脏器和其它脏器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下简称CDFI)是一难度较大的新课题,由于病例罕见及许多客观因素,目前国内外无报道。本文旨在通过CDFI对联体婴儿...  相似文献   
2.
我科在94年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各种病因引起的下肢肿胀的深静脉进行了检查,共诊断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病人  相似文献   
3.
例1女,43岁。2年前自触下腹部有鸡蛋大的包块,外院B超及妇科检查均诊为“子宫肌瘤”,因无不适,未予重视。两月前外院B超曾分别诊为“子宫肌瘤”及“卵巢畸胎瘤”。因包块增长迅速伴下肢浮肿、尿少2月来诊。体检:腹部极度膨隆如足月妊娠,两下肢水肿,子宫、附件及包块触诊不满意。全消化道钡餐:腹盆腔巨大占位病变,盆腔肠管受压移向上方。CT诊断:腹盆腔巨大良性肿物,考虑为卵巢囊腺瘤。B超检查:腹盆腔可见一巨大囊性肿物,约21cm×32cm×38cm,囊壁光整,上界至剑突,下界达耻骨联合,其内有散在细密点状回…  相似文献   
4.
经皮胆囊息肉摘除术4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皮胆囊息肉摘除术42例李虎城许红兵萧荫祺黄辉陶成云Subjectheadingsgalbladderdiseases/surgery;cholethiasis/surgery;polyps/surgery;cholecystography主题词胆...  相似文献   
5.
肾结核的影像学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肾结核的X线、B超及CT表现,评价它们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6例肾结核,全部病例作了KUB IVP及B超检查,69例行CT扫描。结果 诸影像手段不同程度显示了肾结核的形态改变或肾功能,KUB IVP诊断正确率434%,B超诊断正确率645%,CT诊断正确率898%。结论 B超与X线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宜相互补充,CT的影像学价值较前两者更胜一筹,当影像表现不典型时,定性仍需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6.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胆汁中单结合胆红素含量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609/199705住院胆囊结石与胆囊胆固醇息肉(简称胆囊息肉)患者共151例.①老年胆囊结石组: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60岁~82岁,平均68-5岁;②老年胆囊息肉组: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61岁~76岁,平均64-8岁;③非老年胆囊结石组: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38-7岁;④非老年胆囊息肉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2岁~55岁,平均41-3岁;以上患者均排除高血压、高血脂及肝功能异常等.1.2 方…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5 0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胀痛半月余 ,呈阵发性 ,不向它处放射 ,无恶心呕吐发热等。体检 :一般情况好 ,腹平软 ,左上腹部有压痛 ,无反跳痛 ,未触及明确包块。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当地医院 B超报告“胰腺囊肿”。CT报告 :胰腺囊腺瘤。超声检查 :于左中上腹部扫查见一巨大类圆形囊性肿物 ,约11cm× 11.5 cm× 12 cm,位于脾门右侧 ,后下缘与胰尾部相连 ,界限不清 ;肿物内为无回声 ,并有多个细条带状回声 ,腔内未见明显结节 ,囊壁厚约 0 .1~ 1.0 cm,内壁粗糙 ,轮廓尚清晰 ,包膜较完整 (图 1) ,彩超可见周边彩色血流信号。肝、胆、…  相似文献   
8.
有关输卵管积水的CT报道十分少见,同时合并左肾癌及子宫叽瘤者更为罕见,本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女,49岁。左腹部持续性钝痛、发现包块1周。体检:平脐偏左可触及—5×6×9cm~3包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妇科检查:子宫明显增大如妊娠13周大小,两侧附件无异常。过去史及月经史无特殊。B超报告:1)左腹腔囊性肿物;2)  相似文献   
9.
葡萄胎清宫以后,能否早期发现病变侵蚀子宫肌壁,为提高治愈率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检查葡萄胎患者,以探讨TVCD对侵蚀性葡萄胎的早期诊断、判断化疗效果、预测病变转归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1996年10月~2000年12月间住院和门诊侵蚀性葡萄胎83例患者,平均年龄32.5岁(20~45岁)。所有病例每次化疗前后均行TVCD及胸片检查,并测血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